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黃達海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4
職稱:教授
院系: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6
現(xiàn)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交通運輸工程
現(xiàn)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道路與鐵道工程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yǎng)博士生專業(yè)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yǎng)博士生專業(yè)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1、混凝土特種結構。2、混凝土施工過程模擬
電子信箱:huangdh@tsinghua.edu.cn
辦公電話:6111
辦公地點:工訓樓東409
通信地址:海淀區(qū)學院路37號土木工程系
個人簡介:
自1996年春天以來,黃達海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了研究:
1)高壩施工過程模擬及其結構性態(tài)仿真計算。其核心內(nèi)容是將排隊論、多目標優(yōu)化理論應用在高混凝土壩的施工組織設計中,使混凝土澆筑計劃在滿足施工期技術要求前提下,施工工期短、經(jīng)濟效益好。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溫度控制的重要性,設計人員在安排混凝土澆筑計劃時,對倉面安排、冷卻措施、冷卻時間、表面保護等予以高度重視,但由于缺乏仿真分析手段,難以把握各個澆筑塊在施工期的溫度場、應力場與位移場,使?jié)仓媱、灌漿計劃、蓄水計劃等只能按經(jīng)驗實施。黃達海的工作已經(jīng)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能夠做到:澆筑計劃合理化,施工過程可視化,結構性態(tài)明確化。結構性態(tài)仿真計算,在澆筑過程、環(huán)境條件已知的情況下,既可以預報任意時刻、任意部位混凝土溫度,也可以預報任意時刻、任意部位、任意方向上的混凝土應力、位移等,從而可以根據(jù)具體混凝土塊的安全性,安排混凝土澆筑,進行混凝土溫控,使我國大型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反饋設計向前邁進一大步;同時,可以將施工期混凝土安全問題與運行期混凝土安全問題結合起來,對結構生命全過程進行跟蹤,確保大壩的安全。
2)早齡期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其主要目的是為判斷施工期混凝土的安全問題提供材料依據(jù)。對已經(jīng)成熟了的混凝土(28天),其物理、力學、熱學性質的試驗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但大都不能在施工期,特別是5天齡期前、3天齡期前使用。仿真分析的普遍開展,推動了早齡期混凝土材料參數(shù)的試驗研究;炷猎缙谛熳、彈模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施工期混凝土的應力發(fā)展影響極大,沒有這些參數(shù),施工期混凝土的安全將是一筆糊涂帳;大體積混凝土(包括常規(guī)混凝土與碾壓混凝土)在施工期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不僅與環(huán)境條件、施工過程密切相連,而且直接取決于水泥水化過程,因此,只有更準確地得到了水泥的絕熱參數(shù),仿真分析成果才可能不會失真;不僅如此,早期混凝土水化時,既存在水的相變,也存在水的遷移。常規(guī)的熱傳導理論在有濕遷移的條件下,將受到嚴重的挑戰(zhàn)?梢灶A見,早齡期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將是今后混凝土材料試驗的熱點。
3)混凝土溫濕耦合及其表面開裂問題研究。這一課題,實際上是前兩個課題的補充與應用;炷帘砻姹Wo開展已久,但其物理機制卻被人們所忽視。開展混凝土溫濕耦合研究,是多孔介質傳熱傳濕理論向混凝土材料領域滲透的必然結果。利用適當材料對新鮮混凝土進行保溫,這一觀點已經(jīng)普遍被工程界接受,但在高溫、高寒地區(qū),對混凝土,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進行保濕,理論上,措施上都存在較多的盲區(qū)。隨著混凝土斷裂力學、損傷力學知識的積累,人們已經(jīng)注意到了混凝土表面開裂對結構的整體性、耐久性影響很大;而混凝土表面保溫保濕效果直接決定了是否會產(chǎn)生表面裂縫。因此,混凝土溫濕耦合研究是表面保護工程措施的理論基礎,而保證早齡期混凝土表面的完整性,又是保證結構持久地正常運行的理想措施之一,值得深入地開展研究。
4)建造了一套可以模擬地震荷載的擬動力加載設備及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為研究石油儲備結構在地震荷載下的反應,研究結構-石油-地基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替供試驗條件;2)建造了一套可以模擬石油工作環(huán)境的高低溫環(huán)境模擬與控制系統(tǒng),為研究混凝土油罐的溫度荷載及溫度應力提供試驗條件;3)開展了結構材料性能試驗研究,確定惡劣環(huán)境條件下,罐體合理的混凝土強度指標,抗?jié)B指標,抗凍指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