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1.考察新聞與傳播理論、新聞與傳播業(yè)務方面的綜合知識。
2.考察把握新聞與傳播熱點問題的能力。
3.考察分析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二、主要考試題型
1. 術語解釋
2. 簡答題
3. 論述題
三、考試形式
1.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 答題方式為筆試,閉卷,允許使用計算器。
四、考試的主要范圍
(一)傳播與符號
1.傳播;2.信息; 3.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特點 符號;4.象征性社會互動。
(二)人類傳播史
1.人類傳播的發(fā)展階段;2.哈特的媒介分類;3、信息社會的特點。
(三)傳播媒介
1.傳播媒介; 2. 媒介的主要類型;3. 媒介研究的重要理論。
(四)傳播類型與傳播模式
1.主要傳播類型; 2.經典傳播模式。
(五)大眾傳播與國際傳播
1. 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2.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3.大眾傳播與現(xiàn)代信息環(huán)境 4.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5.文化帝國主義
(六)傳播主體與傳播受眾
1.傳播者;2.傳播制度;3.傳播受眾及受眾行為理論。
(七)傳播效果
1.傳播效果的層面與類型; 2.傳播效果研究的代表性觀點。
(八)傳播學研究史
1.傳播學產生的社會背景和學科背景; 2.傳播學的"四大先驅"與施拉姆; 3.傳播學的兩大學派。
(九)新聞傳播
1. 新聞的定義、要素、功能、特征、類型等; 2.新聞真實與新聞自由; 3.輿論及輿論導向; 4.四種報刊理論。
(十)新媒介傳播
1. 數(shù)字媒介的優(yōu)勢與劣勢; 2. 數(shù)字出版與數(shù)字傳播的特性; 3.數(shù)字媒體策劃及運作;4. 網絡文明與傳播秩序。
五、主要參考資料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李良榮《新聞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CJR):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綜合能力》是新聞與傳播碩士(MJC)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科目之一。該科考試力求反映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專業(yè)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guī)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以選拔具有發(fā)展?jié)摿Φ膬?yōu)秀人才,為新媒介環(huán)境下我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與傳媒產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法制觀念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的新聞傳播專業(yè)人才。
考試內容包括新聞傳播實務面的主要知識。要求考生了解新聞采訪、寫作、編輯、新媒體傳播與經營等實務環(huán)節(jié)的涵義與適用范圍,熟悉相關的理論與方法。
二、主要考試題型
1. 簡答
2. 論述
3. 案例分析
4. 寫作
三、考試形式
1.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 答題方式為筆試,閉卷。
四、考試的主要范圍
(一)新聞采訪與寫作
1.新聞采訪的概念、特點和活動方式
2.新聞報道策劃的緣起、作用、分類及流程
3.新聞采訪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動流程與內容
4.新聞寫作的八大環(huán)節(jié)
5.新聞體裁與寫作特點
(二)新聞編輯
1.新聞編輯工作的內容、流程、特點與媒體形態(tài)
2.新聞媒介的定位與新聞產品設計
3.新聞稿件的新聞價值分析、社會效果分析及媒介適宜性分析
4.新聞的標題的種類、結構和制作
5.新聞報道的組合
6.新聞版面的語言和版式
(三)網絡與新媒體傳播
1.新傳播革命的本質、特征和挑戰(zhàn)
2.新媒體的基本特征和類型
3.互聯(lián)網的功能、應用及互聯(lián)網用戶的發(fā)展趨勢
4.媒介融合與新聞生產的新流程
5.網絡輿論成因、特點和社會影響
6.互聯(lián)網時代的精準營銷
7.網絡媒體的經營
五、參考書
1. 劉海貴:《中國新聞采訪寫作學(新修版)(新世紀版)》,復旦大學出版社,第2版 ,2012年11月出版
2. 蔡雯《新聞編輯學(第2版)》: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版
3. 李良榮:《網絡與新媒體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14年2月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