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導師詳細信息
導師姓名: | 王冬梅 | 照片:無 | |
性別: | 女 | 出生年月: | 1963 年6 月20 日 |
院系名稱: | 水土保持學院 | 一級學科: | 林學 |
二級學科: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研究方向1: | 水土保持 |
研究方向2: | 工程綠化 | 研究方向3: | 荒漠化防治 |
政治面貌: | 請選擇 | 現(xiàn)任職務: | |
現(xiàn)在職稱: | 教授 | 職稱評定時間: | 1997 年12 月1 日 |
導師最后學歷: | 博士 | 導師最后學位: | 博士 |
獲學位時間: | 1 年1 月 | 獲學位單位: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是否院士: | 非院士 | 是否留學: | 是 |
留學國別: | 澳大利亞 | 留學時間: | |
碩導、博導: | 博導 | 批碩、博導時間: | 1998 年6 月1 日 |
在讀碩士: | 11人 | 畢業(yè)碩士: | 17人 |
在讀博士: | 4人 | 畢業(yè)博士: | 2人 |
上崗時間: | 1998 年9 月1 日 | 現(xiàn)在在崗否: | 是 |
是否外聘導師: | 否 | 原外聘單位名稱: | |
是否千百萬人工程: | 否 | 是否長江學者: | 否 |
其它稱號: |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后流動站: | 是 | |
工作簡歷: | 1986年7月至今一直在北京林業(yè)大學水土保持學院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方面的科研和 教學 工作。 1996年至今兼任中國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負責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技術培 訓工 作。 |
||
教學工作: | 1.1990開始為水保專業(yè)大本、?瓢嘀v授“水土保持農(nóng)學”(30學時)、“農(nóng)地水土保 持”課程 (40學時+2天實習); 2.2002年開始為農(nóng)建專業(yè)本科生講授“農(nóng)業(yè)建筑技術經(jīng)濟”(30學時)、“農(nóng)業(yè)建筑學” (20 學時+1周實習)、“農(nóng)業(yè)生物環(huán)境工程”(40學時); 3.2003年開始為環(huán)規(guī)專業(yè)本科生講授“經(jīng)濟地理學”(30學時+2天實習); 4.1998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 |
||
研究領域: | 1.流域管理:包括小流域綜合治理、區(qū)域水土保持規(guī)劃、農(nóng)地水土保持等; 2.荒漠化防治:植被恢復技術、農(nóng)地防蝕技術等; 3.水土保持:包括水土資源合理利用與評價、水土流失機理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
||
在研課題: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菌根真菌對植物適應矸石山生境的作用,主持人; 科技部國合司國際培訓發(fā)展中國家技術培訓項目,主持人; 北京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生態(tài)效益綜合評價,主持人; 綠地高效用水技術的研究與示范項目,主持人;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濱海鹽堿地造林”(丁國棟主持),參加人; 科技部“十一五”林業(yè)科技支撐項目困難立地工程造林新材料、新產(chǎn)品及應用技術(王百田主持),參加人。 |
||
論文目錄: | 一、代表性英文論文 1. Dongmei Wang, Petra Marschner, Zakaria Solaiman and Zed Rengel (2007), Growth, P uptake and rhizosphere properties of intercropped wheat and chickpea in soil amended with iron phosphate or phytate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Vol.39, Issue1,Jan. 2007, Pages 249-256 (SCI,影響因子2.580) 2. Dongmei Wang, Petra Marschner, Zakaria Solaiman and Zed Rengel ((((((((((((((((2007), Belowground interactions between intercropped wheat and Brassicas in acidic and alkaline soil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Vol.39, Issue4,Apr. 2007, Pages 961-971. ((((((((((((((((SCI,影響因子 2.580) 3. Wang Dongmei et al ((((((((((((((((2004),The Applications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 Investigat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8th 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Volume 16, July 18-21, 2004 - Orlando, Florida, USA. ((((((((((((((((ISBN:980- 6560-13-2)((((((((((((((((ISTP收錄) 4.Zakaria Solaimana, Petra Marschnera, Dongmei Wang, Zed Rengelc ((((((((((((((((2007),Growth, P uptake and rhizosphere properties of wheat and canola genotypes in an alkaline soil with low P availability,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Volume 44, Number 1 / 2007年10月, ((((((((((((((((SCI, 影響因子1. 191,) 5. Wang Dongmei et al ((((((((((((((((2002), Factors analysi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mall watersheds in mountainous area of Beijing, In: Proceedings of 12th ISCO Conference, Beijing, China. 2002, Vol.2, p582-589 6. Wang Dongmei et al ((((((((((((((((2004),Problem identification and needs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13th ISCO Conference, Brisbane, Australia, 2004 7. Wang Dongmei et al ((((((((((((((((2004),Relationship of community grass coverage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Beijing proper. In: Proceedings of 13th ISCO Conference, Brisbane, Australia, 2004 8. Wang D., Marschner P., Solaiman Z. and Rengel Z. ((((((((((((((((2005),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fluenced by intercropping and inorganic phosphate application,COMBIO 2005, Adelaide, Australia 9. Wang D., Marschner P., Solaiman Z. and Rengel Z. ((((((((((((((((2006),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and organic phosphate application on plant growth, P uptak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rhizosphere of P-inefficient wheat. In: Proceedings of 18th WCSS 2006 Philadelphia, USA 10. Wang Dong-mei, Sun Bao-ping, ,Petra Marschner,,Gao Hui-Qiao, ((((((((((((((((2006),Factor Analysis on Cropl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Hilly Loess Area, Northwest China. 14th of ISCO2006, Marrakech, Morocco, May14-19, 2006 11. Solaiman Z., Marschner P., Wang D. and Rengel Z. ((((((((((((((((2005),Analysis of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wheat and canola genotypes, COMBIO 2005, Adelaide, Australia 12. Zhai, Baohui, Wang, Dongmei, Wang, Rusong(2005). The analysis of transforming heavy industrial district to tourism destination: a case study, Case Studies, The 41st ISoCaRP World Planning Congress ((((((((((((((((CD-ROM), Bilbao Spain 二、代表性中文論文 *王曉英,王冬梅, 叢枝菌根真菌與土壤養(yǎng)分交互作用的生態(tài)效應研究,北方園藝,P111-114,2009((((((((((((((((6) 第一 作 者 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楊秀梅,陳保冬,朱永官,王冬梅.叢枝菌根真菌對銅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長的影響,生態(tài)學報,2008,((((((((((((((((3) ((((((((((((((((第一作 者 為 本人研究生,本人為通訊作者) [[[[[[[[[[[[[[[[1]王冬梅,吳卿,王西林,劉程里. 應用高分辨率衛(wèi)星影像提取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分類后處理技術研究 [[[[[[[[[[[[[[[[J]. 中國 水 土保持,2006,((((((((((((((((5). [[[[[[[[[[[[[[[[2]王冬梅,周心澄,賀康寧,李世榮,史常青,常國梁. 青海大通退耕還林工程區(qū)主要造林樹種生產(chǎn)潛力 [[[[[[[[[[[[[[[[J]. 生態(tài) 學 報,2004,((((((((((((((((12). [[[[[[[[[[[[[[[[3]王冬梅. 黃土丘陵區(qū)沙棘水土保持薪炭林土地生產(chǎn)潛力研究[[[[[[[[[[[[[[[[J]. 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fā),2004, ((((((((((((((((3). [[[[[[[[[[[[[[[[4]王冬梅,翟寶輝,侯旭峰,崔建國,李永貴. 坡地資源合理利用對山區(qū)小流域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影響[[[[[[[[[[[[[[[[J]. 資 源科 學,2004,((((((((((((((((S1). [[[[[[[[[[[[[[[[5]王冬梅,李永貴,蔣文瓊,侯旭峰. 山區(qū)小流域脫貧致富的經(jīng)營管理體系研究[[[[[[[[[[[[[[[[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 科學 版),2002,((((((((((((((((4). [[[[[[[[[[[[[[[[6]王冬梅,李永貴,蔣文瓊,侯旭峰. 北京山區(qū)小流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分析——以石匣小流域為例 [[[[[[[[[[[[[[[[J]. 北 京林 業(yè) 大學學報,2002,((((((((((((((((1). [[[[[[[[[[[[[[[[7]王冬梅,張文艷,蘇新琴. 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對策[[[[[[[[[[[[[[[[J]. 城市發(fā)展研究,2001,((((((((((((((((5). [[[[[[[[[[[[[[[[8]王冬梅,張學培,趙云杰. 小流域系統(tǒng)土地生產(chǎn)力綜合評價[[[[[[[[[[[[[[[[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 ((((((((((((((((5). [[[[[[[[[[[[[[[[9]王冬梅,讓義務植樹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森林與人類,2001(3) [[[[[[[[[[[[[[[[10]王冬梅,孫保平,劉敬軍 黃土丘陵區(qū)小流域林業(yè)土地生產(chǎn)潛力研究,林業(yè)科學研究,1998, No.1 [[[[[[[[[[[[[[[[11].高金暉,王冬梅等,植物葉片滯塵規(guī)律研究——以北京市為例,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vol.29(2), P94- 99,2007.3 ((((((((((((((((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12]. 賀露紅、王冬梅,不同施肥水平下VA菌根對沙棘改土效應的影響,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fā),2007年第 3 期, P11-17((((((((((((((((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13]吳卿,王冬梅,周心澄,秦志強,丁素榮. 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分類模板定義技術在水土保持遙感調查中的應用 [[[[[[[[[[[[[[[[J]. 中 國水土保持科學,2006,((((((((((((((((6). ((((((((((((((((王冬梅為責任作者) [[[[[[[[[[[[[[[[14]楊娜,王冬梅,王百田,張津林,. 土壤含水量對紫穗槐蒸騰速率與光合速率影響研究[[[[[[[[[[[[[[[[J]. 水土保持 應用技 術,2006,((((((((((((((((3). ((((((((((((((((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15]蔣文瓊,王冬梅,李永貴,侯旭峰. 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法在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中的應用——以石匣小流域為例 [[[[[[[[[[[[[[[[J]. 中 國 水土保持科學,2004,((((((((((((((((2). ((((((((((((((((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16]杜麗娟,王冬梅,李忠魁. 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研究進展[[[[[[[[[[[[[[[[J]. 水土保持學報,2002,((((((((((((((((S1). ((((((((((((((((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17]謝漢生,王冬梅,蘇新琴. 城市水土流失對城市環(huán)境的影響及其對策[[[[[[[[[[[[[[[[J]. 水土保持學報,2002, ((((((((((((((((S1). ((((((((((((((((第一 作者 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18]許麗,周心澄,王冬梅. 煤矸石廢棄地復墾研究進展[[[[[[[[[[[[[[[[J].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5,((((((((((((((((3) [[[[[[[[[[[[[[[[19]汪西林,白占雄,王冬梅,李永貴. 可視化技術在城市水土流失調查中的應用[[[[[[[[[[[[[[[[J]. 水土保持學 報,2004, ((((((((((((((((4). [[[[[[[[[[[[[[[[20]杜麗娟,柳長順,王冬梅.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qū)森林資源價值核算[[[[[[[[[[[[[[[[J]. 水土保持學報,2004, ((((((((((((((((1) ((((((((((((((((第 一作者 為本 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21]岳德鵬,劉永兵,王計平,王冬梅,徐偉,黃月艷. 河流沖積沉積沙地風蝕規(guī)律及植被防風蝕效應——以北京 市 永 定 河沙地為例[[[[[[[[[[[[[[[[J]. 生態(tài)學報,2006,((((((((((((((((9). [[[[[[[[[[[[[[[[22]張宇清,朱清科,齊實,張巖,王冬梅. 梯田埂坎立地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對土壤水分的影響[[[[[[[[[[[[[[[[J]. 生態(tài)學 報,2005,((((((((((((((((3). [[[[[[[[[[[[[[[[24] 毛磊,王冬梅,楊曉暉,喻泓.樟子松幼樹在不同林份結構中的空間分布及其更新分析,北京林業(yè)大學 學 報, vol.30(6),P71-77,2008.11((((((((((((((((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25] 劉瑩,王冬梅,劉孝盈,于琪洋,徐慧.國外調水工程對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與對策,中國水 利,P64- 68,2008.8((((((((((((((((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26]寧月勝,王冬梅,逯進生.北京山區(qū)山洪泥石流危險區(qū)擴張情景分析及其避險通道設計,現(xiàn)代林業(yè),2008 vol.2 (2-4)P9-16; [[[[[[[[[[[[[[[[27]燕楠,王冬梅,李金海等.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生態(tài)功能評價方法初探,現(xiàn)代林業(yè),2009 vol.3(2-4) P16- 22((((((((((((((((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28]燕楠,王冬梅等,退耕還林的固碳釋氧效應初探,中國北方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管理與效益評價實踐, 藍天 出 版社,2009. ((((((((((((((((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29]張維成,田佳 王冬梅,基于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森林碳匯研究,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07,32(5): 18 ~ 22. 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30]張維成,王冬梅 丁國棟,我國鹽漬荒漠化綜合治理技術研究綜述,山東林業(yè)研究,2007.(06): 第一 作 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31]徐慧,王冬梅等,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面臨的問題與建議,中國北方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管理與效益評價 實 踐, 藍天出版社,2009.9;((((((((((((((((第一作者為本人研究生,本人為責任作者) [[[[[[[[[[[[[[[[32] 王曉英,黃玉清,王冬梅, 青檀光合作用和熒光特性對巖溶區(qū)不同生境的響應,林業(yè)科學研究, 2009.22 (4):475~482. |
||
著譯目錄: | 1.《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監(jiān)測技術》,黃河水利出版社,2009,第二著者; 2.WOCAT. Where the Land is Greener, Case Studies and Analysi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itiatives Worldwide.2007((((((((ISBN:978-92-9081-339-2) ,2007,參編; 3.《水土保持學》(第二版),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參編; 4.《水土保持》,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 副主編; 5.《中國水利百科全書-水土保持分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參編 6.《黃土高原土地生產(chǎn)潛力研究》,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著者; 7.《農(nóng)地水土保持》,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年10月,主編; 8.《黃土高原治山技術研究》,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3,編委之一; 9.《區(qū)域綜合治理技術決策系統(tǒng)》,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主要參編者; 10.《中國婦女與社會林業(yè)》,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5,主要參編者; 11.《Chinese Women and Social Forestry》,中國林科院科技信息所出版,1995,主要參 編者 ,獨立完成2萬字。 |
||
科研成果: | 1.2007年獲北京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二等獎1項,排名第四; 2.2007年獲北京市水務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排名第四; 3.2005年參加的由尹偉倫院士主持的“森林資源類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 一等獎; 4.2004年參加的由周心澄教授主持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 獎; 5.1992年9月參加的寧夏西吉縣黃家二岔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驗示范研究項目獲得林業(yè)部科技 進步二等獎; 6.1992年12月參加的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示范綜合研究項目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 步一等獎; 7.1993年12月參加的黃土高原綜合治理試驗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8.1993年參加的“薪炭林樹種選擇及效益研究”課題獲林業(yè)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9.1996年美國福特基金項目“中國婦女與社會林業(yè)”獲林業(yè)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 |||
表彰和榮譽: | 1.1998年獲第三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青年科技獎。 2.1987年被中科院評為西吉試區(qū)先進工作者; |
||
主要兼職: | 中國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心培訓部主任; | ||
備注: | |||
辦公室電話: | 62337777 | ||
住宅電話: | (暫不公布) | ||
傳真: | 62338487 | ||
手機: | (暫不公布) | ||
通訊地址: | 北京林業(yè)大學67信箱 | ||
郵政編碼: | 100083 | ||
電子郵件地址: | dmwang@bjfu.edu.cn | ||
主頁地址: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