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教育背景
2006年8月美國夏威夷大學比較哲學博士
1999年7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碩士
1994年7月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學士、輔修哲學雙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導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講師
2006-2012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后
2005-2006 美國夏威夷大學東亞系
2003-2005 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
2000-2003 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書海文淵”
社會兼職
1.2012- 編委,英文刊物《亞洲哲學》“Asian Philosophy (A&HCI)”;
2.2012 書評編輯,英文刊物《中國哲學前沿》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3.2010- 編委,英文刊物《比較哲學》“Comparative Philosophy”;
4.2008- 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海外中國哲學研究叢書”;
5.2007- 編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研究中心“海外中國哲學精譯系列”。
6.美國Templeton基金會學術顧問委員會成員 Advisory Board, Values and Virtues Program (Templeton Foundation)(2009-2012)
7.比利時魯汶大學《當代中國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A&HCI)雜志特約編輯(2010-2011)
8.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會員
9.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10.北京外國語大學東西方關系中心研究員
11.篔筜書院學術顧問
12.朱子學會理事
13.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助理、外事辦公室主任
14.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15.美國東西方中心校友會北京分會理事
獎勵、榮譽稱號、
1.2012年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
2.2010年 中國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3.2010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發(fā)文項目
4.2009年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學者
5.2010年 中國人民大學十佳優(yōu)秀班主任
6.2009年“教社醫(yī)”聯(lián)校論文獎
7.2008年 中國人民大學985“自由探索”項目
8.2007年 人事部中國博士后基金
9.2006年 教育部歸國人員啟動基金
10.2005, 2002年 美國Chung-fong and Grace Ning 基金
11.2004-5年美國Chun Ku and Soo Yong Huang 獎學金
12.2004, 2002年夏威夷大學-北京大學交換學者基金
13.2000-2005年 美國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學生獎學金
14.2000-2002年美國陳榮捷比較哲學獎學金(Wing-tsit Chan Fellowship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研究領域:
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
主要研究內(nèi)容
中國哲學:儒家哲學與周易研究;
中西比較哲學:中國哲學形上學、認識論與倫理學研究;儒家形上學;中西比較哲學方法論;等。
主要開設課程。
周易入門、儒家哲學原著、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智慧、海外漢學、中西比較哲學、中國哲學方法論
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儒家實意倫理學(國家社科基金后期項目);
1. 儒家形上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
2. 中西比較哲學方法論(中國人民大學明德學者項目);
主要科研成果(含發(fā)表的主要著作、論文等)
【著作】
1.《儒家實意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2.Chinese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12;(Chinese Philosophy: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hina International Press, 2010);
3.Confucian Pragmatism as the Art of Contextual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ld 儒家實用主義, 美國Lexington出版社 2009年, 350頁;
4.《中國哲學思想》,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年(被譯成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
【論文(部分)】
5.“Human Rights Ideology as Endemic in Chinese Philosophy: Classical Confucian and Mohist Perspectives” (with William Kelii Akina), in Asian Philosophy, November 2012, Volume 22 Number 4;
6.“Confucian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ts Contextually Creative Intentionality” (with Wang Hang) i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2013;
7.“Confucian Role Ethics in Chinese- and English-Language Contexts,” in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No. 4, 2012.
8.“Confucian Co-creative Ethics: Self and Family,” in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No. 3, 2012.
9. “A Naturalist Version of Confucian Morality for Human Rights,” (with William Keli'i Akina), in Asian Philosophy, Volume 22 No. 1, February 2012;
10.“Two Versions of Desire-based Subjectiv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nalects and the Lotus Sutra,” in Asian Philosophy, December 2011, Volume 21 Number 4;
11.“Continuity of Heart-mind and Things-events: A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Neo-Confucian Epistemology,” in Asian Philosophy, August 2011, Volume 21, Number 3;
12.“Reconstructing Chinese Metaphysics: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fall, 2011;
13.“A Reconstruction of Zhuangzi’s Metaphysical View of Dao from the Heavenly Axis Perspectiv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fall, 2011;
14.“A Survey of Roger Ames’ Methodology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vol. 41, no.3, Spring 2010, pp. 53-64.
15.“One and Many: Creativity in Whitehead and Chinese Cosmology,” i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March 2010;
16.《本體論意義上的“情”何以是倫理的?》,《中山大學學報》,2013年;
17.《以“名”出“言”,以“言”“行”事——孔子與莊子意義觀之比較》,《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
18.《儒家人權道德的自然主義版本》,《學術月刊》,2013年;
19.《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學分析》,《上海社會科學》,2012年第7期;
20.《杜維明與“儒家文化歸謬主義”》,《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2年第4期,第223-228頁。
21.《儒家實意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22.“Confucian Religious Creativity between Guodian Texts and Received Tradition,”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英文版)》2010年;
23.《從認識論角度看宋明理學的哲學突破》,《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收入《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2010》;
24.《郭象順中為常的中道倫理觀》,《文史哲》2010年第三期;收入《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2010》;
25.《后現(xiàn)代視域中的“儒家民主”》,《跨文化對話》第25輯,2009年11月;
26.《安樂哲比較哲學方法論》,《云南大學學報/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9;
27.《荀子心“合”物論發(fā)微》,《中國哲學史/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8年第2期;
28.《先天學之自得,后天學之無奈》,《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29.《儒家人己關系與社群民主》,《北京大學學報》2008年;
30.《人己中道:杜威與儒家》,《哲學門》2008年第二期;
31.《心通物論——<系辭上>的形上意蘊》,《現(xiàn)代哲學》2008年第3期;
32.《論儒家倫理思想的原點》,《光明日報》2008年;
33.《郭象與薩特命運觀之比較》,《哲學家》2007年;
34.“From Substance Language to the Vocabularies of Process and Chang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Key Philosophical Term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Focusing the Familiar’,” i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2004, III, pp. 217-33;
35.《朱子早年易學本體思想之形成過程》,《東南學術》2001年第1期;
36.《朱熹河圖洛書說研究》,《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37.《陽明易學略論》,《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
38.2008- 主編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海外中國哲學研究叢書”;
39.2007- 編輯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中國哲學與比較哲學研究中心“海外中國哲學精譯系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