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7本重慶大學蕭允徽教授的手寫筆記,如印刷一樣工整,太震撼!”昨日,袁女士在朋友圈里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今年是重慶大學建校85周年,該校檔案館近期展出了部分教師的教案、科研日志實物。其中就有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蕭允徽全手寫的《結構力學》教案本。印刷體一般的文字、不同顏色和粗細的線條繪制的插圖,如此認真的教案讓人贊嘆。
“這樣的教案我第一次看到”
蕭允徽的這套《結構力學》教案手稿包含7本相同規(guī)格的筆記本,由600余幅黑板板書小樣組成。
每一幅小樣就是他上課時,一塊黑板所要展示的內(nèi)容。為了讓教案更加美觀,蕭允徽對版式進行了設計:把翻開的筆記本作為一個頁面,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兩塊黑板),上下部分之間留5行,每一部分的板書只占11行,且空出首行和底行。
“必須精確到每一個符號、每一組文字、每一根線條和每一種顏色的位置、比例和搭配。”蕭允徽介紹說,單是示意圖,就有多種線型和線寬加以區(qū)分。
蕭允徽估算過,根據(jù)這份教案完善后出版的教材大約有110萬字。重慶晨報記者任意翻開了幾十頁教案,都沒有發(fā)現(xiàn)有錯別字或者是涂改的痕跡。
前來參觀的大二學生張城說:“我還以為是打印的呢,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手寫的。這樣的教案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4年時間完成這本教案
昨日,蕭允徽在家中向記者展示了該套教案的老版本。“這些教案不是一下就編成了,前期經(jīng)過了很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今年75歲的蕭允徽頭發(fā)花白,翻開他的老教案,字跡一樣工整,幾乎每頁都有修改的地方。
1961年,蕭允徽從原重慶建筑大學畢業(yè)后,一直留在學校,直到2006年才從校領導崗位退休。臨近退休時,他萌發(fā)了把多年使用的板書式教案整理成冊的念頭,“主要是想方便青年老師上課。”
在編寫新教案時,蕭允徽有時要寫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才休息,花了4年時間,終于把《結構力學》教案全部完成。
2006年8月,蕭允徽在原板書式教案的基礎上編寫了一套教材,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同時向使用者提供教材電子版。該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七成多老師用PPT
如今,多媒體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學課堂的主要手段,那么手寫教案和板書還有必要嗎?
昨日,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部分在校大學生,在看到蕭允徽的手寫教案時,他們都感到很震驚。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三學生楊瑾暉說,給他們上專業(yè)課的教師年齡集中在40—50歲之間,也主要使用多媒體教學,“以PPT為主的老師差不多七成以上吧。”楊瑾暉表示,比起PPT,他更傾向于老師上課主要用板書。“我看PPT很容易走神,板書的話就不會,而且跟著老師的思路一起走,容易聽懂。”
而據(jù)西南大學大二學生小譚介紹,她學的是文史類專業(yè),幾乎所有的老師都使用PPT教學。小譚覺得大學課堂上有PPT就夠了,“快捷、高效,而且有圖片和其他視頻鏈接更生動活潑。老師上課也輕松一些,寫板書比較費時間。”
蕭允徽曾任重慶大學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組副組長。他認為,流利的口才、工整的書法、能繪出一幅幅精美的插圖,是他們那一代教師必須勤學苦練的基本功。而現(xiàn)在技術發(fā)展了,這些基本功不但不能丟,同時還要能熟練地制作并合理使用融圖、文、聲、像于一體的高質量多媒體課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