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試科目名稱:污染控制微生物學 考試科目代碼:[875]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礎實驗的原理與操作,熟悉其在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應用,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nèi)容:
1、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a:微生物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b: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c: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主要應用領域
2、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
a:細菌和真菌的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b:病毒的特征及繁殖方式
c:細菌的染色方法、原理和作用
3、微生物的營養(yǎng)和代謝
a:微生物的化學成分及營養(yǎng)需求
b: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及特征
c: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及特點
d:微生物的物質代謝與產(chǎn)能代謝
4、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遺傳變異
a:微生物的群體生長規(guī)律及其對污水生物處理的指導意義
b:微生物的遺傳、突變與基因重組
5、微生物的生態(tài)
a:微生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分布
b:生態(tài)因子及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c:微生物群落的生態(tài)演替及其機制
6、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應用
a:水體自凈的原理
b:廢水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工藝及其原理
c:污染控制微生物學在大氣以及固體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
d:污染控制微生物學在生態(tài)修復中的應用
7、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及檢測
a:細菌數(shù)量的檢測方法
b:水的衛(wèi)生細菌學檢測
c:環(huán)境微生物檢測的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及其原理
三、試卷結構:
a:名詞解釋(30分)
b:問答(90分)
c:討論(30分)
四、參考書目
1.任南琪,馬放,楊基先等編著.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第4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
2.馬放,任南琪,楊基先主編.污染控制微生物學實驗,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6
考試科目名稱:水分析化學 考試科目代碼:[873]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水分析化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熟悉各種水質指標的測定原理和試驗方法,具備較強分析和解決市政工程研究中遇到的水質分析問題。
二、考試內(nèi)容:
1)水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
a:水質指標和水質指標體系
b:水質指標分析方法的評價
c:水樣的保存與預處理方法
d:溶液的配制與濃度的表示方法
2)酸堿滴定法
a:酸堿滴定的基本原理
b:酸堿滴定曲線與酸堿指示劑
c:堿度的組成及測定方法、計算
3)絡合滴定法
a:絡合滴定的基本原理、EDTA的應用
b:金屬指示劑作用原理、封閉與僵化效應
c:掩蔽技術與掩蔽劑
d:硬度的組成及測定方法、計算
4)重量分析與沉淀滴定法
a: 重量分析的基本原理與應用、相關計算
b:沉淀滴定法的應用(莫爾法)
c:影響沉淀的基本因素
5)氧化還原滴定法
a:氧化還原的理論、完全程度與提高氧化還原反應速度的措施
b:氧化還原滴定曲線與氧化還原指示劑
c:高錳酸鹽指數(shù)與化學需氧量應用與計算
d:碘量法及其應用、計算
e:其它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污染物測定方法與計算
6)吸收光譜法
a:吸收光譜的基本原理、常用術語
b: 吸收光譜儀或分光光度計的原理與使用
c:吸收光譜測定方法、計算
7)電化學分析法
a:電化學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術語
b:電化學分析的分類、電極種類與應用
c:pH計基本原理與使用
8)氣相色譜和原子吸收法
a:氣相色譜的基本原理、常用術語
b:氣相色譜儀的組成及各單元作用
c:氣相色譜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d:原子吸收法的基本原理
e:原子吸收光譜儀組成及各單元作用
f:原子吸收法定性定量方法
9)液相色譜、離子色譜法
a:液相色譜的基本原理、常用術語
b:液相色譜儀的組成及各單元作用
c:液相色譜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d:離子色譜法的基本原理
e:離子色譜儀組成及各單元作用
f:離子色譜法定性定量方法
三、試卷結構:
a)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b)題型結構
a:概念題(20分)
b:論述題(50分)
c:填空題(30分)
b:計算題(50分)
四、參考書目
1)黃君禮 編著 水分析化學(第三版)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8
2)劉密新,羅國安,張新榮,童愛軍 編著 儀器分析(第2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
考試科目名稱:微生物學 考試科目代碼:[623]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礎實驗的原理與操作,熟悉其在環(huán)境科學領域的應用方向,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nèi)容:
1、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
a: 原核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b: 真核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c: 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及繁殖方式
2、微生物生理
a: 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及培養(yǎng)基
b: 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
c: 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
d: 微生物的能量代謝
e: 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的聯(lián)系
f: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jié)
g: 微生物純培養(yǎng)的分離方法及測定生長繁殖的方法
i: 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規(guī)律
j: 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因素
3、微生物的遺傳變異
a: 基因突變和誘變育種
b: 基因重組和雜交育種
c: 基因工程
d: 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藏
4、微生物的生態(tài)
a: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b: 微生物個體的生態(tài)條件、種群及群落
c: 微生物與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的關系及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d: 微生物與環(huán)境保護
5、微生物的分類和鑒定
a: 微生物的分類和命名
b: 微生物分類鑒定的方法
6、微生物學實驗
a: 微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方法
b: 微生物的計數(shù)方法
c: 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
d: 細菌形態(tài)特征的觀察
e: 細菌的生理生化反應
f: 微生物毒理實驗
g: 空氣衛(wèi)生細菌檢驗
i: 大腸菌群數(shù)的測定
7、環(huán)境工程微生物學基礎
a: 廢(污水)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
b: 廢(污水)生物處理常見工藝的工作原理
c: 廢(污水)生物脫氮除磷的技術原理
d: 有機固體廢棄物的生物處理原理
e: 微生物學在廢氣治理中的應用方法
f: 微生物資源及其在后續(xù)能源和后續(xù)資源開發(fā)中的應用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2、題型結構
a: 名詞解釋(30分)b: 問答 (60分)
c: 實驗(20分)d: 綜述(20分)
e: 討論(20分)
四、參考書目
1、任南琪,馬放,楊基先等. 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第四版).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
2、李建政,任南琪. 環(huán)境工程微生物學.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3、馬放,任南琪,楊基先. 污染控制微生物學實驗.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
考試科目名稱:環(huán)境生物化學 考試科目代碼:[882]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礎實驗原理與操作,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nèi)容:
1)靜態(tài)生物化學
a: 蛋白質的結構與性質、分離及純化方法
b: 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質
c: 核酸、糖類和脂類的結構
d: 核酸的物化性質與研究方法
e: 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及結構
f: 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g: 酶的作用機制
h: 酶促反應的速度及影響因素
2)新陳代謝與生物氧化
a: 新陳代謝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b: 高能化合物與ATP的作用
c: 生物氧化
3)代謝
a: 糖的分解代謝及相關途徑
b: 淀粉的合成
c: 糖原的異生作用
4)脂類核酸及蛋白質的代謝
a: 脂類的分解代謝
b: 氨基酸分解代謝的途徑
c: 嘌呤和嘧啶的分解代謝
5)核酸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a: DNA和RNA的生物合成
b: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6) 代謝調節(jié)
a: 細胞內(nèi)各種代謝的聯(lián)系
b: 代謝的調節(jié)
三、試卷結構:
a)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b)題型結構
a: 名詞解釋(30分)
b: 填空(20分)
c: 選擇(10分)
d: 判斷(10分)
e: 簡答(40分)
f: 論述(20分)
g: 綜述(20分)
四、參考書目
1.王鏡巖,朱圣庚,徐長法主編.生物化學(第三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