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簡 介
徐弢,男,安徽人。1990年開始研讀宗教哲學經(jīng)典,曾在華中師大跟隨高新民教授研究心靈哲學(1997-2000),在北京大學跟隨趙敦華教授攻讀基督教哲學史(2000-2003)。2003年聘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講師,2005年晉升副教授,2010年晉升教授,2011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哲學和比較宗教學,主要研究方向有基督宗教哲學、佛耶對話、邪教問題等。在上述相關領域出版各類學術著作1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基督教靈肉觀念的解釋模式研究”、“三元人論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流變及影響考論”等2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多個其他科研項目,并擔任1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和1個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子課題負責人。
開設課程
本科生課程:宗教學概論、圣經(jīng)解釋學、宗教哲學、基督宗教原典選讀、宗教哲學原典選讀、伊斯蘭教概論、基督教文化概覽等。
研究生課程:宗教典籍選讀、基督宗教研究、中世紀神學研究、當代宗教問題研究、伊斯蘭教研究等。
主要論著或代表作
1. 著作
(1)《基督教哲學中的靈肉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2)《托馬斯·阿奎那的靈魂學說探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超驗神學與人間佛學的比較研究》,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
(4)《基督教文化概覽》,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5)《猶太文化概覽》(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
(6)《蘇格拉底之道》(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7)《美國大學之魂》(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8)《教師的道與德》(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9)《給大學新教員的建議》(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
(10)《當代心靈哲學導論》(合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
(11)《神學大全》(合譯,主要負責翻譯第7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12)《外國文化講習錄》(合著,郭瑩主編,主要負責撰寫第三部分“《圣經(jīng)》解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2. 部分論文
(1) 印順與拉納的人本主義思想之比較,《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12月。
(2) 靈、魂、體三元論及其對華人教會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4期。
(3) 阿奎那靈魂學說的立場與方法,《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4期
(4) 西田哲學的核心概念及其禪學意涵, 《世界哲學》2007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1月全文轉載)
(5) 耶教哲學的人性化與中國佛學的人間化,《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A&HCI),2008年1月
(6) 奧斯定與朱熹心身學說的比較,《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A&HCI), 2014年12月。
(7) 卡爾·拉內的神學人類學探究,《哲學與文化》(A&HCI),2011年1月
(8) 士林哲學同基督宗教信仰之關系的再思考,《哲學與文化》(A&HCI),2018年4月
(9) 從文化適應到理論融會:當代佛耶對話研究的新視角,《五臺山研究》2018年1期
(10) 基督教靈肉觀念的人性論意涵及其解釋之爭,《武漢大學學報》2017年11月
(11) 從人的個體性視角看奧古斯丁與朱熹的心身學說,《武漢大學學報》2012年3期
(12) 基督教心身學說的主要類型與思想分際,《現(xiàn)代哲學》2010年3月
(13) 理智如何認識自身,《現(xiàn)代哲學》2008年3月
(14) 阿奎那對個人靈魂不朽的解釋,《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7月
(15) 奧古斯丁的生存哲學探究,《宗教學研究》2005年10月
(16) 佛耶比較視域中的《壇經(jīng)》心性論和修行觀,《武漢大學學報》2013年4期
(17) 上帝的全在性:論安瑟倫與阿奎那的思想分際,《武漢大學學報》2010年11月
(18) 當代基督教靈恩運動及其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宗教》2008年5月
(19) 《抱樸子》的心身觀念及其科學文化功能,《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2月
(20) 托馬斯主義的理論定位,《哲學與文化》(臺灣),2005年5月
(21) 試論托馬斯·阿奎那的自由意志學說,《哲學與文化》(臺灣),2001年8月
(22) 圣經(jīng)靈魂觀念的詞源學辨析,《宗教學研究》,2009年3期
(23) 試論“居間狀態(tài)”之爭的神哲學意涵,《基督宗教研究》2016年10月
(24) 阿奎那的自由抉擇論評析,《宗教學研究》,2004年6月
(25) 印順大師眼中的佛教中國化,《武漢大學學報》,2011年3月
(26) 梵二:耶佛對話的新起點,《天主教研究學報》(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1期
(27) 基督教哲學中的肉身觀念發(fā)微,《哲學評論》2015年10月。
(28) 從本土化的層面看中國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建設,《中國宗教》,2005年2月
(29) 阿奎那對共有之善的三重區(qū)分,《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5月
(30) 當代疆獨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2年3月
(31) 非治新學無以言比較,《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A&HCI),2012年7月
(32) 漢語、神學與教會之關系的再思考,《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A&HCI),2013年1月
(33) 卡爾·拉納的先驗人學及其調和特征,《哲學評論》2016年11月
(34) 破解宗教的斯芬克斯之謎,《武漢大學學報》,2006年6月
(35) 基督教視野中的靈肉問題及其解釋模式新探,《基督宗教研究》2011年11月
(36) 從全能神看我國一些邪教屢禁不止的原因,《科學與無神論》2014年1期。
(37) 卡爾·拉納對基督教靈肉學說的理論重構,《哲學評論》2014年9月。
(38) 宗教哲學的學科性質,《宗教對話與比較》第5輯,2004年11月
(39) 從中國的社會轉型看邪教在當代中國的生存條件,《科學與無神論》2009年4期
(40) 從圣經(jīng)剖析門徒會的非基督教性質,《天風》2007年11月
(41) 析阿奎那對“認可”與“許可”的區(qū)分,《基督教思想評論》2007年8月
(42) 試論托馬斯·阿奎那的意向性學說,《學術論壇》2001年1月
(43) 試論托馬斯·阿奎那的心身學說,《襄樊學院學報》1999年4月
(44) 卡爾·拉內的超驗基督論探究,《基督教思想評論》2011年8月。
(45) 從基督教與進化論的第一次相遇談起,《科學與無神論》2005年3月
(46) 天主教的和諧思想及其當代意義,《中國天主教》,2007年12月
(47) 印順對菩薩觀念的源流考,《云夢學刊》2012年2期
(48) 阿奎那對統(tǒng)一理智論的批判及其神哲學意義,《基督教思想評論》2005年8月
(49) “趕鬼治病”是神跡還是迷信,《科學與無神論》2007年6期
(50) 從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看當代邪教的發(fā)生機制,《科學與無神論》2008年6期
(51) 后“911”時代的疆獨及其活動特征分析,《科學與無神論》2012年2月
(52) 奧古斯丁與基督教靈魂觀念的非物質化,《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2012年10月
(53) 《古蘭經(jīng)》中的耶穌形象,《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2015年12月
(54) 拉納的匿名基督徒論及其對當代宗教對話的影響,《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2009年11月
(55) 課堂不文明行為探究,《哲學評論》2009年11月等....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1. 主持項目
(1) 201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基督教靈肉觀念的解釋模式研究”(11BZX050)
(2) 201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三元人論”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流變及影響考論(18BZJ026)
(3) 2012年教育部科技司專項人才支持計劃“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2-0430)
(4) 2009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先驗神學與人間佛學的比較”(2009b002)
(5) 2007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項目:“析門徒會對《圣經(jīng)》的曲解”(07-27)
(6) 2010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耶佛對話的人學之維”(113275933)
(7) 2005武漢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宗教學導論課程建設”(TS05-021)
(8) 2012年武漢大學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培育項目:“奧古斯丁與朱熹心身學說的比較”(2012GSP109)
(9) 2012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基督教視野中的靈肉問題”(2012YB035)
(10) 2011年武漢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督教文化概覽課程建設”
(11) 2014國務院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靈恩運動的國際背景及其在中國的邪教嬗變”等
2. 參與項目
(1)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東西方心靈哲學及其比較研究”(12&ZD120)的子課題——“印度心靈哲學研究”負責人。
(2)擔任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現(xiàn)代宗教學術史”(14JZD034)的子課題---“中國現(xiàn)代比較宗教學史”負責人.
(3)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境外宗教滲透與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戰(zhàn)略研究”(09JZD0004)
社會兼職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湖北省反邪教協(xié)會理事,以及武漢大學國際邪教問題研究中心、基督宗教與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成員、中國佛學與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委員或研究員等
獲獎情況
教學科研工作之余,積極從事教學改革研究和參加公共服務,多次評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的先進工作者和優(yōu)秀黨員,并獲武漢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6年度)、武漢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2004年度)、優(yōu)秀教學研究論文二等獎(2006年度),還曾被中共湖北省委防范辦授予網(wǎng)上宣傳斗爭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度)以及全省反邪教協(xié)會先進個人(2007年度)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