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9考研政治馬原之哲學核心考點1
1,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1)恩格斯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何者第一,有無同一)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①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的問題;②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前提;③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依據(jù);④是人們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2)一切哲學都不能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
(3)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不附加外來成分。
(4)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把握唯心主義的兩個基本形態(tài))
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感覺、觀念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劉禹錫唯物)
②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個人的精神變?yōu)楠毩⒌拇嬖,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創(chuàng)造者。
將認識過程中的感性階段夸大、絕對化,導致主觀唯心主義。將認識過程中的理性階段夸大、絕對化,導致客觀唯心主義。
(5)唯心主義產生的根源:①社會歷史根源、②階級根源、③認識論根源(感覺是屏障,不可知論)
(6)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沒有確立科學的實踐觀。
(7)馬克思主義的特征:(馬克思最偉大的貢獻: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 (舊唯物半截子是因為自然觀唯物,歷史觀唯心;)①階級性---公開申明為誰服務;(一切辯證法都認為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發(fā)展變化的。沒有認為世界統(tǒng)一)
②實踐性---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理論反過來又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實踐)
③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馬克思和舊唯物最主要區(qū)別:唯物史觀。
(8)馬哲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指導與被指導;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
2,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作用(多選把握)(一)
(1)揭示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為我們理解社會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為我們認識社會提供了辯證法原則,我們要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認識社會。
(3)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三觀)
(4)提高人們對社會發(fā)展、社會管理規(guī)律的認識和運用能力。
3,馬哲和西方哲學:反對科學主義但重視科學精神,反對抽象人本主義但重視人文精神(一)
(1)科學主義否定哲學世界觀功能,推崇科學知識,放棄世界觀的研究。
(2)人本主義反對科學和理性,強調人的存在的本體論(不是以人為本),具有非理性主義的特點。
4,物質觀體現(xiàn)唯物自然觀和歷史觀、唯物論與辯證法、本體論與認識論的統(tǒng)一(二)。
(1)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定義的意義:三個劃清界限---同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同不可知論、同舊唯物主義。(正確理解物質范疇要把握自然物質的多樣性,客觀實在性。)
(物質和物質范疇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物質和物質形態(tài)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庸俗唯物的錯誤是抹殺了意識的主觀特征。)
(2)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共同的一般本質,它通過運動表現(xiàn)出來。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么也沒有。
(3)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運動和物質不可分離,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機械唯物論;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是唯心論。運動和靜止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運動絕對,靜止相對,他們相互包含。
(4)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相對靜止使事物呈多樣性,是區(qū)分事物基礎,衡量事物運動尺度。
(5)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形式:生產、處理和變革社會關系和科學實驗。
(6)實踐有三個基本特征:客觀現(xiàn)實性、自覺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實踐三環(huán)節(jié):目的、手段、結果反饋。
(7)主體是指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主體活動對象的總和。實踐活動就是以主體、中介和客體為基本骨架的動態(tài)系統(tǒng),通過實踐活動使客體主體化,使主體客體化。
5,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及其與人的實踐活動的關系(二)
(1)主觀世界:人的意識、觀念世界,是人的頭腦反映和把握物質世界的精神活動、心理活動的總和;(存在主義所謂的存在是指“個人的存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實質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限定和超越的關系)
(2)客觀世界:物質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識之外的一切物質運動的總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目的和手段;創(chuàng)造者和被創(chuàng)造者;能動者和被動者)
(3)自在世界(又稱天然自然),是人類世界產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4)人類世界(又稱屬人世界),是在人類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統(tǒng)一體。
6,意識的產生、本質及其能動作用(二)★★不能說意識創(chuàng)造物質,可以說意識可以轉化為物質。
(1)從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高度發(fā)展的產物,既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又是社會的直接產物。三個決定性環(huán)節(jié):生物刺激感應-> 動物感覺和心理-> 人類意識;(勞動促進人腦形成,起決定性作用。)
(2)從意識的本質看,意識是物質在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像。
(3)從意識的作用看,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計劃性,主觀創(chuàng)造性,生理機能調控。
(4)本質: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意識在形式上是主觀的,在內容上是客觀的,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不能說意識是物質的東西,只能說意識依賴于物質,沒有獨立存在的意識和精神。)
(5)意識發(fā)揮的條件:①遵循物質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②必須把正確的思想付諸實踐;③借助一定的物質條件和手段。(對實踐結果進行評價有:對實踐效能、實踐效率和實踐效果的評價。)
7,世界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二)
(1)世界是統(tǒng)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堅持一元論反對二元論。
(2)世界的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3)物質世界的統(tǒng)一性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是在客觀實在基礎上的統(tǒng)一。 堅持辨證唯物反舊唯物
8,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觀的根本要求(二)
(1)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中找出其固有的規(guī)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2)解放思想: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破除不符合實際的舊觀念,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
(3)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指導下的實踐要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
(4)解放思想是前提,實事求是是核心,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9,聯(lián)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聯(lián)系與系統(tǒng)(三)★★★
(1)聯(lián)系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是客觀的普遍的。堅持用聯(lián)系的觀點,反對孤立片面的觀點。聯(lián)系是客觀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系統(tǒng)就是由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wěn)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3)系統(tǒng)的主要特征: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其中最主要特征:整體性。
(4)科學的任務:揭示事物聯(lián)系,科學的突破往往表現(xiàn)在把看來沒有聯(lián)系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
(5)①整體由部分構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離不開整體,否則將失去原有的性質和功能;③整體決定部分,部分影響整體;④整體和部分字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10,發(fā)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發(fā)展的實質。發(fā)展的過程性(三)
(1)運動是指宇宙間所發(fā)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2)發(fā)展是具有前進性質的運動,發(fā)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即新陳代謝
世界是永恒發(fā)展的,發(fā)展是過程的集合體,是前進性的運動,是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根本法則。
(3)新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發(fā)展的本質:創(chuàng)新):①新事物代表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趨勢②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辨證的否定過程③在社會領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
(4)過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fā)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世界總過程的主導方向是前進。存在即過程,產生出來的東西都要滅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