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植物生物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2017年學術型學位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專業(yè)課程考試科目為《植物生物學》,包括《植物學》和《植物生理學》兩部分內容。
二、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植物科學發(fā)展簡史,能夠系統(tǒng)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物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并能夠運用植物生物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綜合分析、判斷、解決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
三、考試內容
緒論
1、植物科學發(fā)展簡史
2、生物的分界系統(tǒng)
第一章 植物細胞與組織
1、植物細胞的主要結構與功能
2、原生質與原生質體、細胞壁的化學成分與結構層次
3、細胞周期的概念,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及特點
4、組織、器官的概念
5、植物組織的類型、結構和功能
第二章 植物體的結構與發(fā)育
1、植物種子的類型、結構和壽命
2、根和根系的類型和功能,根的初生生長與初生結構、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3、莖的基本形態(tài)與結構、莖的類型和莖的變態(tài)
4、葉的基本形態(tài)、組成與解剖結構、葉的類型與葉的變態(tài)
第三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和礦質營養(yǎng)
(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意義
1.植物含水量及水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
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生理作用
(二)植物細胞的水分關系
1.水勢的基本概念
2.植物細胞的水勢的組成
3.植物細胞的吸水方式
(三)植物根系對水分的吸收
1.根系吸水的部位與途徑
2.根系吸收水分的機制:被動吸水、主動吸水
3.影響根系吸收水分的土壤因素
(四)植物蒸騰作用
1.蒸騰作用的概念與方式
2.蒸騰作用的指標及測定方法
3.影響蒸騰作用的外界因素
(五)植物體內的必需元素
1.植物必需元素及確定方法
2.植物必需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素癥
(六)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與運輸
1.植物細胞跨膜吸收離子的機制
2.植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3.影響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因素
4.地上部分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5.礦質元素在體內的運輸和利用
第四章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葉綠體及光合色素
1.葉綠體的超微結構及功能
2.葉綠體的化學組成與光合色素
(三)光合作用光反應的機制
1.光能吸收與傳遞
2.光合電子傳遞鏈
3.光合磷酸化
(四)光合碳同化
1.C3途徑、C4途徑、CAM途徑
2.光呼吸
(五)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合速率及測定方法
2.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
(六)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徑
第五章 植物的繁殖
1、花的組成與結構、花各部分的演化、花序的概念與類型
2、傳粉的方式、媒介,受精作用的過程
3、胚、胚乳的發(fā)育類型及其發(fā)育過程,無融合生殖與多胚現(xiàn)象
4、果實的結構與發(fā)育、果實的類型與傳播
5、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世代交替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及其調控
(一)植物生長物質的概念和種類
(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三) 植物細胞全能性與組織培養(yǎng)技術
(四) 植物生長的基本規(guī)律和相關性
(五) 植物的成花誘導生理
1.光周期現(xiàn)象及春化作用的概念
2.光周期誘導及感受部位
3.植物感受低溫的部位
4.光周期理論和春化作用理論的實踐應用
(六)種子的休眠和萌發(fā)
(七)果實和種子的發(fā)育與成熟
第七章 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的分類與命名
1、生物多樣性的定義與層次
2、植物分類的依據(jù)與命名法則
第八章 原核生物
1、原核生物的定義和主要類群
第九章 真核藻類
1、真核藻類的主要特點和分類依據(jù)
第十章 苔蘚植物
1、苔蘚植物分類依據(jù)與主要特征
第十一章 蕨類植物
1、蕨類植物的經(jīng)濟價值
2、蕨類植物分類依據(jù)、主要類群與主要特征
第十二章 裸子植物
1、裸子植物的經(jīng)濟價值
2、裸子植物主要類群與主要特征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
1、常見被子植物的經(jīng)濟價值、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系統(tǒng)
2、常見被子植物主要類群與主要特征
第十四章 植物的進化與系統(tǒng)發(fā)育
1、生物進化的基本理論、植物進化的方式與證據(jù)
2、被子植物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十五章 真菌界
1、真菌的起源和主要分類系統(tǒng)、地衣的主要類群
第十六章 植物與環(huán)境
1、環(huán)境及生態(tài)因子的定義及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2、植物種群、群落的類型與特征、植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第十七章 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1、我國植物資源的現(xiàn)狀和合理開發(fā)利用的一般原則
建議參考以下教材:
1. 周云龍. 植物生物學(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潘瑞熾.植物生理學(第7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