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蘇黨生
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文化路72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
郵編:110016
電話:86-24-23971577
個人主頁: http://sourcedb.imr.cas.cn/zw/rck/yjy_imr/201311/t20131121_3982989.html
個人簡歷 Personal resume
蘇黨生,男,1961年7月出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lián)合)實驗室催化材料研究部主任,1983年于吉林大學獲學士學位,1986年于吉林大學獲碩士學位,1991年于奧地利維也納工業(yè)大學物理技術及應用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1-1999年先后在德國馬普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和Hahn-Meitner-Institut GmbH研究所做博士后、在奧地利維也納工業(yè)大學和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物理系工作,1999年7月起,在德國馬普學會Fritz-Haber研究所無機化學系任課題組長、電鏡實驗室主任。先后兼任意大利麥賜納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客座教授,擔任大連理工大學“海天學者”,2008年當選為中共中央組織部首批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在德期間主持及負責了IDECAT、CANAPE、EnerChem等多個歐盟及馬普學會重大項目。研究領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催化、環(huán)境保護等重要領域,先后發(fā)表300多篇科技論文、擁有2個國際專利,主要科研成果分別發(fā)表在Science、Angew. Chem.等國際知名期刊,組織過多次國際學術會議。主要科研成果包括:開辟碳納米管催化的全新領域,為低能耗、環(huán)保的烯烴合成工業(yè)提供重要參考;首次利用球差修正高分辨電子顯微鏡完整揭示了工業(yè)銀催化劑的表面微結構,解決了環(huán)氧乙烷合成催化領域的一個基本科學問題;首次合成“納米碳纖維-活性炭”和“納米碳管包裹納米碳纖維”兩種新型復合功能材料;首次提出“天然材料的綠色催化”的先進理論,使用火山石、粘土等天然礦物質作為催化劑合成了納米尺寸的碳纖維材料,并且先后在Micron、Catal. Today、ChemSusChem作為客座主編出版與高分辨電子顯微學、碳催化、能源化學有關的專輯。
蘇博士在透射電子顯微學和電子能量損失譜、異質催化反應機理、以及納米碳結構和高性能催化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目前已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fā)表160多篇論文,其中《Science》1篇、《J. Am. Chem. Soc.》4篇、《Angew. Chem. Int. Ed.》6篇、《Adv. Mater.》7篇、《Phys. Rev. Lett.》1篇和《Nano Letter》2篇,SCI 被引次數(shù)高達1000 余次。他是1999-2008年材料科學與電子顯微學國際研討會學術顧問,2000年材料科學與電子顯微學國際研討會主席,2004 年加拿大E.Zeitler研討會主席,2007年德-俄催化學術討論會組委,2008 年第三屆國際碳催化研討會主席,2010 年第四屆國際碳催化研討會學術顧問。與此同時,他受聘為意大利University of Messina、University of Milano和波蘭UNIWERSYTET JAGIELLOŃSKI等大學的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1、可替代金屬,尤其是是貴金屬的催化的物理化學基礎
2、碳及納米碳催化的基礎研究
3、碳及納米碳催化的工業(yè)應用探索;納米碳及碳催化劑的成型和批量生產的基礎科學及應用技術;納米催化材料的電子顯微學及原位表征;新型儲能材料的基礎研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