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wù)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李松,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文藝生產(chǎn)與消費調(diào)查評估與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學博士。曾經(jīng)從事哲學博士后研究(2006-2010),哈佛大學東亞系與歷史系訪問學者(2010-2011,2013-2014)。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學會會員,國際美學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文藝學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曾經(jīng)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子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子課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十一五”“211”三期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各一項,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課題兩項。獲得湖北省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兩次,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一次;武漢大學人文社科優(yōu)秀獎二等獎!吨袊F(xiàn)代文學》(臺北)英文編審。主講本科課程《文學概論》《西方文論史》(雙語教學)《西方文論經(jīng)典》(雙語教學);主講研究生課程《現(xiàn)代中國文藝思想史》《西方文論原典研讀》(雙語教學)。
一、著作
1.《“樣板戲”編年史前篇·1963—1966》,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稘h學研究通訊電子報》2011年第17期推介該書。
2.《“樣板戲”編年史后篇·1967—1976》,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
3.《文學理論新視野》(與張榮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2012年第83期推介該書。
4.《文學概論》(與張榮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5.《文學研究的知識論依據(jù)》(與張榮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武漢大學學術(shù)叢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9。
6.《紅舞臺的政治美學——“樣板戲”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3.2。
7.《文學史哲學》(與張榮翼教授合著,排名第二),(武漢大學學術(shù)叢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二、主編
1.《2009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集》,秀威資訊出版公司,2009.4.
2.《陶冶:朱光潛談美》,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11.
3.“求是學術(shù)叢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3.
4.《“樣板戲”記憶:“文革”親歷》,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李松“樣板戲”研究系列之二)
5.《勝利榮光:芷江受降》,北方文藝出版社,2015。
6.《天塹通途:中緬印抗戰(zhàn)生命線》,北方文藝出版社,2015。
7.《中國美學史學術(shù)檔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待出)
三、教材
1.參編《大眾文化導(dǎo)論》,王一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參編《西方文論史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四、論文
(一)文藝理論研究
1.《視覺文化語境下文學性的變遷》,重慶社會科學,2004.2.
2.《后殖民主義理論與本土化實踐》,學術(shù)論壇,2005.2.
3.《走向后經(jīng)典批評——對20世紀90年代文學批評趨向的考察》,理論月刊,2005.6.(人大復(fù)印資料文藝理論全文轉(zhuǎn)載,2005.11。)
4.《文學史研究的互文性視角》,三峽大學學報,2006.2.(人大資料《文藝理論》2006.2.轉(zhuǎn)載)
5.《轉(zhuǎn)益多師,激活創(chuàng)新——文藝學博士生教學改革》,收入《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6.《人民文學:批評策略,抑或?qū)W術(shù)立場》,《文藝新觀察》,2007.2.
7.《問題與思路:多元現(xiàn)代性》,《重慶社會科學》,2007.11.
8.《詩性與理性的融合,境界與思想的重構(gòu)——論文學概論的教學思路》,《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集2》,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9.《海外賽博文化研究進展述評》,《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年度報告(2010)》,武漢大學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與評價研究中心組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10.《文藝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教育文化論壇》,2010年第1期。
11.《理論旅行的空間差異——海峽兩岸文化研究思路與方法比較》,《華文文學》,2010年第3期。
12.海外賽博朋克研究前沿問題追蹤,《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13.《海外賽博女性主義研究前沿問題追蹤》,《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14.《海外賽博格研究前沿問題追蹤》,《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第10期。
15.《“文革”語言的本體研究及其反思》,《佳木斯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6.《“文革”語言的研究對象及其反思》,《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17.《“文革”語言的研究方法述評》,《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18.《西方文化生產(chǎn)理論的知識譜系概要》,《長江學術(shù)》,2012年第2期。
19.《當前海外文化研究前沿問題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20.《粉絲與偶像的張力關(guān)系及其反思》,《江漢論壇》,2013年第4期。
21.《熔鑄絕境的壯美——論史鐵生的生存美學》,當代文壇,2002.2.
22.《實踐美學的成就》,《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7.17.
23.《溝通與對話:審美文化與文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9年第12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24.《生態(tài)批評的身體美學視角》,《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25.《“樣板戲”繪畫的英雄塑造及其模式化效應(yīng)》,《湖北美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26.《樣板戲電影的生產(chǎn)與傳播》,《戲劇之家》,2011年第5期。
27.《走向政治美學研究》,《粵海風》,2013.2.
28.《文學研究的文化視角》,《新文學評論》,2013年第3期。
29.《“西方文論史”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30.《政治美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中國文學研究》,2013.3.
31.《抗日神劇、話語權(quán)及美學困境》,《文藝新觀察》,2013年10月下。
32.《抗日神劇的媚俗藝術(shù)》,《文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3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藝創(chuàng)新研討會綜述》,《湖北日報》(文藝評論版),2014年10月31日。
34.《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藝創(chuàng)新研討會綜述》,《中國藝術(shù)報》,2014年11月5日。
35.《“理論旅行”中的誤讀與變異》,《廣州大學學報》2015.5.
(二)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研究
1.《鴛鴦蝴蝶—〈禮拜六〉派與新文學作家論爭的審理及其反思》,《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第8期。
2.《童心與佛理契合的世界——豐子愷審美理想解讀》,《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3.《視點的碰撞與融合》,《社會科學評論》,2004年第4期。
4.《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國現(xiàn)代都市通俗文學的嬗變》,《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5.《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文化詩學視角》,《社會科學評論》,2005年第2期。
6.《雅、俗文學概念成因辨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5.3.
7.《沈從文文學思想淵源片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臺灣),2005年第7期。
8.《中國現(xiàn)代都市通俗文學與文化產(chǎn)業(yè)》,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6.1.(摘要收入《2004年全國博士論壇論文集》)。(人大資料《文化研究》2006.3.全文轉(zhuǎn)載。)
9.《近十年來革命“樣板戲”研究述評》,《戲劇》,2007.1.
10.《如何理解革命“樣板戲”的現(xiàn)代性內(nèi)涵?》,《長江學術(shù)》,2007.2.
11.《人民文學:批評策略,抑或?qū)W術(shù)立場》,《文藝新觀察》,2007.2.
12.《經(jīng)典化批評的現(xiàn)代性歷史元敘事及其悖論》,《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5.
13.《建國后十七年外國文學經(jīng)典的翻譯標準》,《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8.1.
14.《建國后十七年外國文學經(jīng)典批評的等級差序》,《襄樊學院學報》,2008.1.
15.《“樣板戲”的領(lǐng)袖崇拜》,《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2.
16.《文學經(jīng)典的批評與文學批評的經(jīng)典化——以建國后十七年文學經(jīng)典的批評為中心》,《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人大復(fù)印資料《文藝理論》2008年第3期全文轉(zhuǎn)載。《長江學術(shù)》2008年第四期論點摘要轉(zhuǎn)載。
17.《“樣板戲”對芭蕾舞的吸收與改造》,《東方論壇》,2008.3.
18.《建國后十七年關(guān)于文學經(jīng)典的批評》,《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3.
19.《“樣板戲”的倫理觀》,《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20.《建國后十七年通俗文學的生存狀況》,《東北大學學報》,2009.1.(鳳凰網(wǎng)歷史欄目以《建國后通俗文學受壓原因:政治說教不敵才子佳人》為題全文轉(zhuǎn)載,2010年6月29日。)
21.《毛澤東與魯迅的思想比較》,《中南大學學報》,2009.1.
22.《間離效果,抑或烏托邦心態(tài)?》,《粵海風》,2009年第3期。收入《美學與藝術(shù)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23.《武當民間故事的道教文化內(nèi)涵》,《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24.《馴化與猶疑:建國后十七年經(jīng)典化文學批評群體的身份認同》,《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12期。
25.《江青與樣板戲的雙向選擇》,《中國現(xiàn)代文學》(臺灣),2010.1.
26.《“樣板戲”編年史》的思路與方法,《中外論壇》,2010年第1期。
27.《政治社會化視野中的“樣板戲”》,《文化藝術(shù)研究》2010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舞臺藝術(shù)(戲曲、戲。罚2011年第二期。
28.《“樣板戲”革命主題的宗教內(nèi)涵》,《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29.《“樣板戲”劇場論》,《大舞臺》,2010年第6期。
30.《“樣板戲”中的階級斗爭與家仇國恨》,《戲劇之家》,2010年第8期。
31.《“樣板戲”研究方法論反思》,《中華藝術(shù)論叢》,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0輯。
32.《“樣板戲”觀眾的角色認同》,《藝術(shù)學界》,2011年第1期,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
33.《“樣板戲”數(shù)目考辨新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臺灣),2011年第20期。《長江學術(shù)》2012年第1期論點轉(zhuǎn)摘。
34.《如何理解“樣板戲”的創(chuàng)作方法?》,《長江學術(shù)》,2011年第三期。
35.《現(xiàn)代中國翻譯文學史書寫的對話視角》,《長江學術(shù)》,2012年第4期。
36.《中國現(xiàn)當代道教文學史研究回顧與反思》,《學術(shù)交流》,2013年第2期。
37.《抵制與厭棄:“文革”期間“樣板戲”傳播的困境》,《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38.《文學敘史觀念與文學經(jīng)典變遷》,《湖北大學學報》,2013.4.
39.《聞一多經(jīng)典化過程的思想史反思》,《新文學視野》,2012年第5期。
40.《樣板戲女性形象的歷史反思》,《海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41.《<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研討會召開》,《光明日報》,2013年4月8日。
42.《武大·哈佛“現(xiàn)當代中國文學史書寫的反思與重構(gòu)”國際高端學術(shù)論壇綜述》,《文學評論》,2013年第3期。
43.《學術(shù)研究的真誠、真趣與真理》,《新文學視野》,2013年第3期。
44.《樣板戲的功過是非》,《國家人文歷史》,2013年第12期。
45.《樣板戲傳播的民間形態(tài)》,《文藝研究》,2013年第8期。人大復(fù)印資料《舞臺藝術(shù)》(戲曲、戲。2013年第六期上全文轉(zhuǎn)載。
46.《我為什么編撰<“樣板戲”記憶:“文革”親歷>》,《文藝新觀察》,2013年第4期。
47.《“樣板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文化藝術(shù)研究》,2014,
48.《走向新漢學》,《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三期。
49.《“文革”時期臺灣官方的中國大陸文學研究——以<匪情月報>為中心》,臺灣中正大學《區(qū)域交流與中文書寫典範的追求研討會論文集》,2014。
50.《記住那歷史瞬間》,《人民日報》,2015年9月1日。
51.《美國二戰(zhàn)老兵與“二十四拐”的莫解之緣》,《貴州都市報》,2015年9月7日。
五、譯文
1.[法]蓋布里埃樂·施瓦布,《語詞的庇佑:論全球化時代文學的變革功能》,(譯文)《學術(shù)月刊》,2006.8.人大資料《文藝理論》全文轉(zhuǎn)載。2006.8.
2.[澳]尼克•曼斯菲爾德,《可選擇的現(xiàn)代性何以可能?》(譯文)《長江學術(shù)》,2006.人大資料《文化研究》全文轉(zhuǎn)載,2007.5.
3.[美]布魯斯•羅賓斯,《何謂非地獄?》(譯文),曾慶元,張榮翼主編,《全球化時代的文論對話——文化研究與現(xiàn)代性國際高層論壇》,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4.[俄]B.Riftin(李福清),《中國曲藝與年畫》,《民間文學年刊》(臺灣),2008。
5.[德]米特勒·芭芭拉,《受人歡迎的宣傳?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藝術(shù)與文化》,《中國現(xiàn)代文學》,2013年第24期。
6.[德]米特勒·芭芭拉,《“八億人民八個戲”》,《中國現(xiàn)代文學》,2014年第26期。
六、課題
國家級項目: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文化產(chǎn)品創(chuàng)作生產(chǎn)的評價機制研究”的子課題。(12AZD010)
2.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二十世紀域外文論的本土化研究”(12&ZD166)
部級項目:
1.參與2003年教育部重大攻關(guān)課題:現(xiàn)代文學中的漢語形象。
2.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會第四十二批博士后基金項目《中國美學的解釋理論研究》;
3.主持“十一五”“211”工程項目三期重點建設(shè)項目子課題:中國美學解釋的詩性維度。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樣板戲”編年史。2009年度。
5.參與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文學理論的知識依據(jù)研究(排名第二)
省級項目:
1.主持2012年度湖北省“十二五”社科基金課題;
2.主持2013年度湖北省“十二五”社科基金課題;
3.參與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文學理論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
4.參與湖北省教學改革項目:師生同創(chuàng)青春版——傳統(tǒng)人文學科教改理念及實踐。
校級項目:
1.主持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文化研究:中國本土的批評實踐”;
2.主持2009-2011年“武漢大學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沿追蹤計劃”項目;
3.主持武漢大學自主研究項目:政治美學視野中的樣板戲。
4.主持2011年“武漢大學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沿追蹤計劃”項目:海外大眾文化研究前沿問題述評。
5.主持2012年“武漢大學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沿追蹤計劃”項目:海外文化研究前沿問題述評。
七、獎勵
1.2006年7月被評為武漢大學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生。
2.2008年度武漢大學學生工作先進個人;
3.2009第六屆湖北省文聯(lián)文藝論文獎三等獎;
4.2010年湖北省社科聯(lián)首屆“湖北青年學者論壇”三等獎。
5.2011年第七屆湖北省文聯(lián)文藝論文獎一等獎;
6.2013年第八屆湖北省文聯(lián)文藝評論獎一等獎;
7.武漢大學第十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8.2015年第九屆湖北省文聯(lián)文藝評論獎一等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zhuǎn)載,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quán)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yīng)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guān)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wù)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