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去年暑假期間,BBC二臺晚間播出的一部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引爆了關于教育方式的輿論熱潮。存在爭論自然就沒有絕對的對錯,誰知一年過去,前幾天英國直接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選擇——英格蘭8000所小學將在數(shù)學課堂上采用“中國模式”。英國教育部決定,在未來4年投入4100萬英鎊,用于改善該國數(shù)學教學,并保障“中國模式”的推廣。
對于常年被批判死板、僵化、不科學的中國教育模式來說,突然得到這樣的肯定,可謂是“幸福來的太突然”。更容易讓人產(chǎn)生 “中國教育模式更優(yōu)秀”的想法。可是,中式教育真的是就此贏了嗎?任何事情都不應該片面的看待,而應該把事情從頭到尾進行綜合考慮。
一個紀錄片引發(fā)的爭論
2015年8月,全三集的BBC中國式教學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又名《中國教師大戰(zhàn)英國熊孩子》)播出,講述的是一個在英國學校進行的教育實驗,5名中國教師在英國博亨特學校對50名九年級學生進行四周中國式教學。
紀錄片里,英國學生被要求穿著特別的制服,每天7點開始上課。一天12小時中,有兩次進餐休息時間。課程集中于記筆記和背誦,有時進行小組練習。每周有一次升旗儀式。學生們需要自己動手打掃教室。結果是,中國老師對英國學生作出很差的評語:無禮、懶惰以及被福利寵壞了。而學生們糟糕的紀律性和課堂表現(xiàn)也引來很多吐槽。
關
于中西方文化沖突和教育方式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同時在中國和英國展開。
中式教育贏在哪?
英國人對于中國教育的關注很大程度源于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一個由經(jīng)合組織在2000年開始三年一次的15歲左右完成基礎教育學生的閱讀、數(shù)學和科學素養(yǎng)測試。中國上海在2009年各科均列世界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驚訝了整個西方社會。而英國沒有任何科目進入前20名,上海15歲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比英國學生領先3年。
因此,英國教育部負責學校改革的國務大臣吉布12日宣布,“上海式數(shù)學教育”將成為英格蘭的標準教育模式。而美國的紀錄片《等待超人》也在探討美國公立學校里種種弊端,檢討為什么美國的教育如此停滯不前。西方人在堅持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幾十年后,開始深刻的反思。
一次獲勝只是一個開始
當我們因為這種種原因為對中國的教育模式越發(fā)自信的時候,不妨再了解一下另一部教育比較紀錄片——《丹麥9年Z班V.S.初三13班》。2014年,備受PISA測試打擊的丹麥人拉了一個丹麥電視臺的攝制組,跑到中國哈爾濱的一所中學,拍攝了這部紀錄片。雖然在測試中,中國學生除英語外,在數(shù)學、閱讀、團隊合作和創(chuàng)造性方面都大獲全勝,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與中國尖子生眾口一詞的要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不同的是,丹麥的幾位尖子生對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規(guī)劃,而這種規(guī)劃是建立在他們對自己興趣和人生目的的探索基礎上。丹麥的父母在采訪中表示支持孩子的夢想,而不在乎他們是否擁有好成績好學歷。這也與中國尖子生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期望形成鮮明對比。
只要直接教學的內(nèi)容是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通過直接教學會相當有效。但是,林語堂所稱為的知識鑒賞力,卻需要更加獨立的思維,而非知識的純積累。中國教育強調(diào)紀律,鼓勵競爭;英國式教育崇尚個性,因材施教。東西方在教學上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想要讓學生全面成長,既需要像中國這種讓學生意識到個體必須在群體中生存、個體在有時候需要服從群體、學習理解、接納和尊重他人的集體教育方式;也需要像英國那種個人主義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我的獨特價值、主動探索自己的天命所在、實現(xiàn)自己的獨一無二人生,而非盲目跟從家長和教師的價值觀,從而丟失了自己的人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