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wǎng) 2015-08-24 相關(guān)院校:北京林業(yè)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導師姓名: | 沈應柏 | 照片:無 |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59 年11 月21 日 |
院系名稱: | 生物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 | 一級學科: | 生物學 |
二級學科: | 植物學 | 研究方向1: | 植物次生產(chǎn)物代謝與植物防御反應信號轉(zhuǎn)導 |
研究方向2: | 珍稀瀕危植物生理生態(tài) | 研究方向3: | |
政治面貌: | 請選擇 | 現(xiàn)任職務: | |
現(xiàn)在職稱: | 教授 | 職稱評定時間: | 2007 年7 月1 日 |
導師最后學歷: | 博士 | 導師最后學位: | 博士 |
獲學位時間: | 1 年1 月 | 獲學位單位: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是否院士: | 非院士 | 是否留學: | 是 |
留學國別: | 德國 | 留學時間: | 從 1994 年 06 月 至 1996 年 01 月 |
碩導、博導: | 博導 | 批碩、博導時間: | 1996 年12 月1 日 |
在讀碩士: | 7人 | 畢業(yè)碩士: | 9人 |
在讀博士: | 1人 | 畢業(yè)博士: | 2人 |
上崗時間: | 1998 年6 月1 日 | 現(xiàn)在在崗否: | 是 |
是否外聘導師: | 否 | 原外聘單位名稱: | |
是否千百萬人工程: | 否 | 是否長江學者: | 否 |
其它稱號: | 所在學科是否博士后流動站: | 是 | |
工作簡歷: | 北京林學院 助教 1982.7-1986.9 教學、科研 北京林學院 講師 1986.9.-1994.3 教學、科研 德國哥廷根大學 副教授 1994.6-1996.1 教學、科研 北京林業(yè)大學 副教授 1996.1-2007.6 教學、科研 北京林業(yè)大學 教授 2007.6- 教學、科研 |
||
教學工作: | 1. 編寫教材:參加編寫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書,植物生理大實驗指導書(研究生)。植物生 理教學大綱,林學概論教學大綱,綜合實驗指導書等教材。副主編全國高自考基礎(chǔ)生物學教 材 和習題集。 2. 課堂教學:先后為成教生、本科生、研究生講授以下課程:“植物生理學”、“林學概 論”、“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學習學”等課程;完成“生理大實驗”、“植物生理實驗 技 術(shù)”等實驗課教學工作,總學時數(shù)為2500多課時。5年來本科生加研究生教學年均309.8學 時。 3. 指導本科生研究生論文:本科生10人,研究生15人,是5名博士生導師組成員。所指導的 大學生課外科技論文被國際學術(shù)會議收錄,并在大會上宣讀。分別獲得北京市、全國“大學 生課外科技作品<挑戰(zhàn)杯>”二等獎和三等獎。 4. 參與 “十一五”國家級教材植物生理學、北京市教改項目——研究式教學法等四項教 學 研究工作,發(fā)表一篇教學研究論文。 5. 獲獎情況:任期內(nèi)分別獲學校社會實踐、課外科技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等10 次個人獎項。獲學校“三育人”標兵稱號。 |
||
研究領(lǐng)域: | 1、植物抗病蟲生理生化基礎(chǔ):植物生理學、植物保護學及細胞信號轉(zhuǎn)導的交叉領(lǐng)域,研究 植物—昆蟲(病原菌)—天敵相互關(guān)系中植物防御信號轉(zhuǎn)導的分子機理、植物抗病蟲基因 表 達規(guī)律、次生代謝產(chǎn)物調(diào)控及植物源生物制劑開發(fā)。 2、珍稀瀕危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植物生態(tài)學與植物生理學交叉領(lǐng)域,利用現(xiàn)代生理學及分子 生物學手段從植物個體角度研究珍稀瀕危植物瀕危的機制,為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及開發(fā) 利 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
||
在研課題: | 1、抗楊樹蟲害的蛋白酶抑制劑類制劑開發(fā)研究(2006-59) 國家林業(yè)局重點項目 2、沙棘木蠹蛾災害發(fā)生機制研究(3073007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重大林業(yè)病蟲災害預警與生態(tài)調(diào)控技術(shù)(IRT0607) 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研究計劃 4、沙區(qū)人居環(huán)境安全保障技術(shù)研究(2006BAD26B0301) “十一五”科技支撐 |
||
論文目錄: | 1.F.Y. Shen a,∗, R. Guob, Q. Sunb, R.F. Gaob, Y.B. Shen b∗, Z.Y. Zhan, Possible causes for embolism repair in xylem,Environmental experemental botany,2008,62(2) :139–144 2.Ping LY, Shen YB*,Volatiles released in succession from artificially damaged ashleaf maple leav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1,28(6):513- 517,通訊作者 3.Ping LY, Shen YB*, Jin YJ, Hao JH,Leaf volatiles induced by mechanical damage from diverse taxonomic tree species,Acta Botanica Sinica,2001,43 (3): 261-266,通訊作者 4.Ping LY, Shen YB,,Phenolic changes in tree leaves exposed to natural and synthesized wound-induced volatiles,(國際會議,亞太地區(qū)第二屆化學生態(tài)學會議, 通訊作者) 5.Shen Yingbai,Ping Liyan.Leaf micro-morphology of ashleaf maple is variable in different survival environment.Chinese Forestry Studies, 2001,3(1):15-22., 通 訊作者 6.Li Jiquan, Jin Youju, Shen Yingbai. Change of volatiles from drought stressed Ashleaf Maple (Acer negundo) in July and August.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0, 2(2):27-33(Eng.); 7.Hu Zenghui,Yang Di,Shen Yingbai.Difference in volatiles of poplar induced by various damages.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4,154:280-282.,通訊作者 8.Zhao Fengjun , Gao Rongfu , Shen Yingbai , Su Xiaohua and Zhang Bingyu, Foliar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opulus deltoids Clones Under Water Stress,F(xiàn)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200601,通 訊 作者 9.An Yu; Shen Ying-Bai1﹡; Wu Li-Juan 2; Zhang Zhi-Xiang,A change of Phenolic acids content in Poplar by MeSA AND MeJA,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602, 通訊作者 10.Feng-Jun Zhao;Ying-Bai Shen;Rong-Fu Gao;Xiao-Hua Su;Bing-Yu Zhang, 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ifferences of long-term water use efficiency among Populus deltoids Clones,2006/07,通訊作者 11.Hu Zenghui,Yang Di,Shen Yingbai ,Influences of the Populus deltoids seedlings treated with exogenous methyl jasmonat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ymantria dispar larvae,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6, 17(4): 277-280, 通訊作者 12.趙鳳君,沈應柏,高榮孚,蘇曉華,張冰玉,葉片δ~(13)C與長期水分利用效率的關(guān)系,北 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6),通訊作者 13.趙廣亮,王繼興,王秀珍,沈應柏,周金池,油松人工林密度與養(yǎng)分循環(huán)關(guān)系的研究,北京 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5),通訊作者 14.高海波,張玉翠,沈應柏,蟲害誘導的植物體內(nèi)的信號事件,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6, (3) ,通訊作者 15.高海波,沈應柏,植物株間報警信號的傳遞,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1),通訊作者 16.高海波,沈應柏,觀賞蕨類的無性繁殖技術(shù),北方園藝,2006,(1),通訊作者 17.沈應柏,高海波,植株間傷害信息的傳遞:信號分子及感受機制,福建林學院學報, 2006, (1),通訊作者 18.趙鳳君,沈應柏,高榮孚,蘇曉華,張冰玉,黑楊雜交無性系間葉片δ13C、長期水分利用效 率和光合特性的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5,(11),通訊作者 19.高海波,沈應柏,復葉槭機械損傷后不同時間揮發(fā)物釋放規(guī)律的研究,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05,(9), 通訊作者 20.張怡,羅曉芳,沈應柏,土壤逐漸干旱過程中刺槐新品種苗木抗氧化系統(tǒng)的動態(tài)變化,浙 江林學院學報,2005,(2) 21.余燕,孫志偉,沈應柏,俞煒源,陳學英,炭疽毒素保護性抗原第四結(jié)構(gòu)域在大腸桿菌中的 可溶性表達,生物技術(shù)通訊,2005,(4) 22.張可文,安鈺,胡增輝,楊迪,沈應柏,脂氧合酶、脫落酸與茉莉酸在合作楊損傷信號傳遞 中的相互關(guān)系,林業(yè)科學研究,2005,(3),通訊作者 23.滕小锘,趙鳳君,韓錦,沈應柏,黑楊無性系日CO_2固定總量的測定及與苗木生產(chǎn)潛勢的 相 關(guān)性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005,(1),通訊作者 24.趙鳳君,高榮孚,沈應柏,蘇曉華,張冰玉,水分脅迫下美洲黑楊不同無性系間葉片δ~(13) C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林業(yè)科學,2005,(1) 25.趙玲,胡增輝,趙風君,張可文,陳學英,沈應柏,水楊酸甲酯誘抗黑楊對楊扇舟蛾生長發(fā) 育 的影響,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 2005,(1),通訊作者 26.胡增輝,楊迪,沈應柏,不同損傷形式誘導合作楊揮發(fā)物釋放差異的研究(英文),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4,(4),通訊作者 27.李慶,馬建鑫,趙鳳君,沈應柏,戒臺寺和潭柘寺古樹衰老的幾個生理特征研究,聊城師 院 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通訊作者 28.吉順,沈應柏,李忠秋,蔡斌,曹威,湯飛燕,趙曉敏,施用沼液對桃樹光合作用及生長量的 影響,中國沼氣,2003,(3),通訊作者 29.楊迪,李慶,胡增輝,趙玲,沈應柏,陳華君.,損傷與鄰近健康復葉槭植株內(nèi)脫落酸和茉莉 酸含量變化,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3,(4),通訊作者 30.趙鳳君,沈應柏,高榮孚,蘇曉華,張冰玉,黑楊無性系間長期水分利用效率差異的生理基 礎(chǔ),生態(tài)學報,2006,(7) 31.張雯,沈應柏,機械損傷對復葉槭葉片過氧化氫含量的影響,林業(yè)科學研究,200701, 通 訊作者 32.高海波,沈應柏,用葉綠素熒光研究植物傷害信息的系統(tǒng)性傳遞,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07,05,通訊作者 33.張晶,沈應柏,樹木根系呼吸及其對環(huán)境的反應研究進展,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02 34.高海波,沈應柏,旱柳機械損傷后揮發(fā)物釋放的時序性規(guī)律的研究,山東林業(yè)科技, 2007,05,通訊作者 35.高海波,沈應柏,水楊酸甲酯、苯駢噻唑及茉莉酸甲酯對合作養(yǎng)防御物質(zhì)的影響,西北 林 學院學報,2007, 06,通訊作者 36.張鵬翀,,沈應柏,不同傷誘導處理對合作楊光合特性的影響極其系統(tǒng)傳導性,全國光合 作用學術(shù)研討會,2007,9,通訊作者 37.張萍,沈應柏,珙桐苗期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初探,全國光合作用學術(shù)研討會,2007,9, 通 訊作者 38.鐘傳飛,沈應柏,穩(wěn)態(tài)葉綠素熒光動力學理論研究,全國光合作用學術(shù)研討會,2007,9 |
||
著譯目錄: | 1.21世紀的林業(yè),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04,副主編 2.生物學基礎(chǔ),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09,副主編 3.生物學基礎(chǔ)練習與指導,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09,副主編 4.楊樹栽培生理基礎(chǔ)研究,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208,編委 |
||
科研成果: | 1、三北’地區(qū)防護林植物材料抗逆性選育及栽培技術(shù)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 2、林木抗旱機理及“三北”地區(qū)抗逆良種園建立的研究 “梁希”獎(2002) 3、三北’地區(qū)防護林植物材料抗逆性選育及栽培技術(shù)研究 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 4、油松人工林密度與養(yǎng)分循環(huán)關(guān)系的研究 北京市林業(yè)局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 5、楊樹速生豐產(chǎn)栽培的生理基礎(chǔ)研究 林業(y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3) 6、楊樹豐產(chǎn)栽培的生理基礎(chǔ)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 7、毛白楊沙地施肥技術(shù)研究 林業(yè)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 8、植物穩(wěn)態(tài)營養(yǎng)肥料制作方法 國家發(fā)明專利(1995) |
||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 植物穩(wěn)態(tài)營養(yǎng)肥料已在北京、河北、四川、云南、山東等地推廣應用,已轉(zhuǎn)讓專利,為學 校 創(chuàng)收10萬元。 |
||
表彰和榮譽: | 1、社會實踐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2007,11 2、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2003—2004 3、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2002—2003 4、“三育人”標兵稱號2003 5、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項目獎2001 6、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2000 |
||
主要兼職: | 1、北京林學會會員 2、中國林學會高級會員 3、中國楊樹委員會委員 4、國際植物神經(jīng)生物學會會員 5、教育部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骨干 6、美國化學學會會員 7、《林業(yè)科學》、《林業(yè)科學研究》、《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Forestry in China》、《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 | ||
備注: | |||
辦公室電話: | 62338129 | ||
住宅電話: | (暫不公布) | ||
傳真: | 62336019 | ||
手機: | (暫不公布) | ||
通訊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東路35號北京林業(yè)大學生物學院 | ||
郵政編碼: | 100083 | ||
電子郵件地址: | ybshen@bjfu.edu.cn | ||
主頁地址: |
掃碼關(guān)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