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2017考研:專業(yè)課不指定參考書怎么破
查看(388) 回復(0) |
|
喇叭花
|
發(fā)表于 2016-05-06 18:02
樓主
一、相信經(jīng)典的力量
為什么要“擁抱”經(jīng)典教材?因為經(jīng)典教材是對本學科知識的高度濃縮和概括,提出本學科的“真問題”,引導你去追問,去思考。經(jīng)典教材可以“讀厚”,因為有容乃大;也可以“讀薄”,因為含英咀華、去粗取精。佛家講,一顆沙里觀天下,很類似經(jīng)典教材的意義。就經(jīng)典教材的選擇而言,任何學科或?qū)I(yè)中經(jīng)過時間淘洗、實踐篩選后剩下的所謂經(jīng)典教材為數(shù)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 這些經(jīng)典教材,在各自的學科領域中,都會口耳相傳,有著良好的口碑。一般而言,網(wǎng)上都會流傳一些書單,對本專業(yè)的經(jīng)典書目進行點評與分析,可以參考。 二、選教材別抱門戶之見 在選擇經(jīng)典教材時,千萬不要以派別定親疏。比如,經(jīng)常有同學會問: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清華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當然要看。僅就人文社科領域而言,中國各個大學之間并未形成觀點、立場明確的“學派”(像社會學中的芝加哥學派、哥倫比亞學派等,都是以高校為陣地,圍繞某位核心人物的核心主張,聚攏一批教授學者,形成自己特色鮮明的流派特征),相互之間良性競爭,而是像今天的流行電視劇或選秀節(jié)目一樣,哪塊領域熱了,紛紛上馬,你未唱罷我已登場,屬于重復建設。所以,根本無需考慮流派的區(qū)別!盡情去看就好! 三、真題會說話 不指定參考書,那真題便是終極的參照!如果說,經(jīng)典教材和導師寫的書,是一縱一橫的經(jīng)緯網(wǎng),那真題便是數(shù)據(jù)分析里的熱力圖,它會告訴你到底哪些內(nèi)容是你需要牢牢記住的,哪些領域是從未被關注過的不毛之地。不主張大水漫灌式地看書,因為研究生入學考試所考查的范圍和深度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們對書目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對歷年真題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基礎上,有的放矢,把時間花在真正能幫你產(chǎn)生分數(shù)的地方。 四、掌握核心書單,拓寬眼界 從最核心的書開始看起,通過這幾本核心書目搭建起學科的知識框架,然后通過更多的閱讀來填充、修正、完善、乃至推翻框架。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辨識力,像李敖所說:如果我嘗了一口,發(fā)現(xiàn)是個壞蛋,我干嘛還要整個吃下去呢?壞書翻幾頁就看得出來,好書一品唇齒留香。一本本看下來,在比較中視野和思路會有很大的提升。 概而言之,如上文所說:精耕細作三五本,浮光掠影三五十。精耕細作是為了打基礎、建框架,浮光掠影是為了拓眼界、廣視野。 五、書目相差不大,功夫更在書外 不指定參考書目,每個人看的書也幾乎相同。大部分考生的起點都是相同的,不會在輸在信息不對稱上。每個人看的書都差不多,最后的成績卻天差地別,原因不在書目,而在書外。 不指定參考書目,出題必然開放。題目開放的好處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緩沖或轉(zhuǎn)換空間。所以,考生在備考時,思考遠遠比閱讀更重要。參考書,不是靈丹妙藥;知識點,只是組織答案的材料;通過閱讀和思考,形成學科思維、開拓學科視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會,才是最重要的。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