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er123
|
發(fā)表于 2015-11-29 13:13
樓主
西南大學 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 | 外國語言文學 | 專
業(yè)
名
稱 | 日語語言文學 | 專
業(yè)
代
碼 | 050205 |
一、學科(專業(yè))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 1 | 日語語言學 | 主要研究內容有:1、日語語法研究(含詞法和句法);2、日語敬語研究;3、日語語用學研究;4、中日語言對比研究;5、日語類義語比較研究;6、日語助詞與助動詞研究。主要通過分析、考察日語語言學的研究史和現(xiàn)狀,跟蹤最新學術動態(tài)、前沿研究。并將語言與社會、生活、文化相結合,探討語言的發(fā)展、變化及應用功能,不斷用新的研究方法,積極拓寬新的研究領域。使學習者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并具有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能力。
| 李
密 彭玉全
| 2 | 日語教學論 | 主要研究內容:1、日語詞匯教學研究;2、日語語法教學研究;3、日語學習策略研究4、日語教材分析研究。從外語教學論入手,了解外語教學及日語教學的歷史,研究外語教學法。并通過分析、考察日語學習者在學習日語上存在的障礙,重點探討適合于中國學生習得日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針對日語教學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適應其發(fā)展的新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語言教學模式,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 使學習者既有堅實的語言功底,又具有從事日語教學和日語教育研究的能力。
| 李
密 譚建川 彭玉全
| 3 | 日本文化論 | 主要研究內容:1、日語與日本文化的關系研究;2、日本社會研究;3、日本民俗研究;4、日本傳統(tǒng)藝術研究;5、中日文化比較研究。通過考察日本社會、民俗、傳統(tǒng)藝術等,跟蹤最新學術動態(tài)、前沿研究,研究日本人的精神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思維、行為、情感等方式。通過中日文化對比研究,更清晰地了解日本社會文化的特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 譚建川 | 4 | 日本文學 | 主要研究內容:1、日本作家與作品研究;2、中日文學比較研究。通過考察、掌握日本文學發(fā)展的歷史輪廓,了解不同時期文學發(fā)展的特點、傾向、藝術表現(xiàn)、美學觀念和外來文化的影響等。并運用比較文學的原理分析中日兩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異同,探討日本文學的特點。通過對具體作品和典型批評文章的研讀,加深對日本近、現(xiàn)代文學的整體認識,掌握研究作家、分析作品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 扎實的文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較強的科研能力。
| 崔海燕 |
二、培養(yǎng)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yǎng)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本專業(yè)采取課程學分制與論文寫作相結合的培養(yǎng)方式,通過授課、研討、論文寫作等手段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經(jīng)濟、社會、教育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日語人才以及涉外領域日語專門人才。具體目標如下: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yōu)良,具備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優(yōu)良的學風,愿意為祖國的科技、經(jīng)濟、文化建設做貢獻。
2.具有扎實的語言學、文學、教學論、文化論等學科的理論基礎,能追蹤和把握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掌握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在日語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論等領域能捕捉有意義的研究課題,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初步具備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
3.能勝任高等院校日語專業(yè)教學工作,推進外語教學改革;能從事外事管理和高級翻譯等工作。
4.有扎實的日語語言基本功,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達到較高水平。學位論文在語言、內容、形式上符合學術規(guī)范,達到相應的要求。掌握一門第二外國語(英語),可以閱讀一般的文章及所學專業(yè)的相關文獻。
|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5年,基本學習年限3年。
應修學分: 32學分(各學科自定)
其中
必修24
學分(含必修環(huán)節(jié)4學分)
選修不低于8
學分
|
三、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huán)節(jié))
類型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開課學期 | 學時 | 學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備 注 | 必修課
| 公共課
| 11000001003 | 第二外國語
| 1 | 90 | 3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4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2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平臺課
| 11050200011 | 學術批評與語言技能
| 1 | 54 | 3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11050205011 | 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
| 1 | 54 | 3 | 李
密
| 考試 |
| 專業(yè)課
| 11050205021 | 中外主要文獻研讀
| 1 | 36 | 2 | 外國語學院
| 考查
|
| 11050205022 | 日語基礎理論研究
| 1 | 36 | 2 | 彭玉全
| 考試
|
| 11050205023 | 日本文化論
| 1 | 36 | 2 | 譚建川
| 考試
|
| 11050205024 | 日語教學論
| 2 | 36 | 2 | 李
密
| 考試
|
|
| 11050205020 | 二語習得
| 2 | 36 | 2 | 譚建川
| 考查
|
| 11050205051 | 日漢對比語言學
| 2 | 36 | 2 | 彭玉全
| 考查
|
| 11050205025 | 社會語言學
| 3 | 36 | 2 | 譚建川
| 考查
|
| 11050205052 | 古代漢語與日語研究
| 2 | 36 | 2 | 徐志奇
| 考查
|
| 11050205053 | 日語副詞研究
| 3 | 36 | 2 | 彭玉全
| 考查
|
| 11050205054 | 日本文學作家作品研究
| 2 | 36 | 2 | 崔海燕
| 考查
|
| 11050205055 | 日本文學評論
| 3 | 36 | 2 | 韓西怡
| 考查
|
| 11050205056 | 日語教學與教材研究
| 3 | 36 | 2 | 李
密
| 考查
|
| 11050205057 | 日本語學研究史 | 2 | 18 | 1 | 彭玉全
| 考查
|
| 11050211062 | 語料庫語言學
| 3 | 36 | 2 | 彭玉全
| 考查
|
| 11050205058 | 中日文化交流史
| 3 | 18 | 1 | 譚建川
| 考查
|
| 11050205059 | 日語詞匯學
| 1 | 36 | 2 | 吳
偉
| 考查
|
| 必修環(huán)節(jié) | 開題報告
| 3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xù),向培養(yǎng)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5次)
|
|
| 2 |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培養(yǎng)單位核查
|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
|
| 2 |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yǎng)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fā)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 4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xù),向培養(yǎng)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
| 日語高級閱讀
| 1 | 36
| 不計學分
|
| 日語視聽說
| 1 | 36
| 不計學分
|
| 日語古文
| 1 | 36
| 不計學分
| | | | | | | | | | | | 注:1 .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開設。
2 .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yǎng)方案者應在專業(yè)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 .必修環(huán)節(jié)在研究生畢業(yè)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yǎng)方式與方法
包括培養(yǎng)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jiān)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yǎng)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yǎng)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yǎng)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yè)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yǎng)單位根據(jù)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yǎng)經(jīng)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fā)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jù)本單位研究生規(guī)模和學科點現(xiàn)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A、考核在培養(yǎng)單位統(tǒng)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yè)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yǎng)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yè)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guī)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jīng)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guī)定。
b)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xù)完成碩士學業(yè)。
a)
中止學業(yè):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xiàn)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xù)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yè),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發(fā)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a) 論文研究資料搜集與學術調研:第四學期,導師指導下進行;
b) 初稿撰寫:第五學期,導師指導下進行,要求在每年1月15日之前必須交初稿,未按時提交初稿的自動推遲;
c)修改初稿,進一步完善論文,論文預答辯:第六學期,導師及指導小組組織進行。
|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yè)與畢業(yè)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1.
各門課成績合格,修滿學分。
2.
通過學院組織的中期考核。
3.
通過學位論文的各個考核環(huán)節(jié)。
4.
按要求參加本院及國內的各種學術活動,參加中外教師舉辦的各種學術講座。
5.
具備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具有與他人合作研究的精神。
| 畢業(yè)與畢業(yè)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yè)條件、畢業(yè)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yè)條件:
在學校規(guī)定年限內,按培養(yǎng)方案的規(guī)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huán)節(jié),成績合格,完成畢業(yè)論文并通過答辯,經(jīng)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yè)。
碩士研究生確因學業(yè)優(yōu)秀,經(jīng)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yǎng)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zhí)崆爱厴I(yè),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zhí)崆爱厴I(yè)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yōu)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yōu)秀研究生;
2.人文社會學科類在申請畢業(yè)答辯前公開發(fā)表屬于畢業(yè)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類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在申請畢業(yè)答辯前公開發(fā)表屬于畢業(yè)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1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fā)文公布為準。
畢業(yè)論文基本要求:
畢業(yè)論文的基本要求按學位論文的要求執(zhí)行。
|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chuàng)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fā)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fā)展或經(jīng)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tǒng)完整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guī)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shù)據(jù)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shù)據(jù)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guī)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tǒng)、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xié)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zhí)行。
|
七、主文獻研讀書目(日語語言學方向)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日本文學方向)
序 號 |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 作者或出版單位 | 1
| 《日本文學全集》。(日本:筑摩書房,1970年)
| 筑摩書房
| 2
| 《日本文學史序說》(上、下
,筑摩書房、1999年)
| 加藤周一
| 3
| 《現(xiàn)代文藝評論》(雙文社出版、2000年)
| 〖日〗高橋春雄等著
| 4
| 《20世紀日本文學史》(青島出版社、1999年)
| 葉渭渠等
| 5
| 《日本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下
,集英社、1975年
| 小田切秀雄
| 6
| 《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東京書堂、1978年)
| 鈴木修次
| 7
| 國內重要期刊:
《當代外國文學》
| 《外國文學評論》等
|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日本文化方向)
序 號 |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 作者或出版單位 | 1
| 《日本文化史》。日本:巖波書店,1992
| 家永三郎
| 2
| 《日本文化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 于長敏
| 3
| 《菊與刀》(日文版或中文版、商務印書館、1990年)
|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 4
| 《日本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 葉渭渠
| 5
| 《日本文化史研究》(上、下冊)。日本:講談社,1997。
| 內藤湖南
| 6
| 《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黃淑娉、龔佩華
| 7
| 國內重要期刊:
《日本學刊》《日本問題》《日本問題研究》等
|
|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日語教學論方向)
|